臺灣100專案介紹
社團法人台灣放伴教育協會

「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課程共備與實作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數位原住民對媒體、社群網絡有近用性,能快速汲取訊息,同樣的,他們也可能無法正確判讀訊息真偽。

社團法人台灣放伴教育協會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媒體識讀教育做起。不過,對肩負教育重責的教師來說,要將媒體資訊判讀融入學校的課程設計,他們不僅不確定自己設計的內容是否正確,也未必知道如何串接校外資源協助。

因此,自2020年9月起,放伴執行的「『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課程共備與實作」專案,就是要藉由與教師共備課程,協助教學現場,促進核心素養的推動,目前已接觸超過1000位國二至高二的學生。

放伴期望,教學現場能組成社群、深刻理解社會議題,培養出具公民行動力的學生,進而促成台灣社會體質的根本改變。


專案具體內容:

社團法人台灣放伴教育協會(以下簡稱放伴)致力扮演社會與教學現場的「橋樑」,選擇從「議題橋樑」及「陪伴橋樑」兩大主軸出發,實踐「『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課程共備與實作」專案。以下分別從兩大主軸說明具體執行內容。

一、議題橋樑:從研習到共備,讓議題走入教學現場
從2020年9月起,放伴讓「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議題從社會進入教學現場,陸續與深耕該議題的團隊合作,包含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台師大媒體素養教育推廣計畫、IORG資訊操弄研究和法律白話文運動等,彼此討論議題的切入面向,並思考如何擴增課綱議題的素養。

放伴解構艱澀的議題,設計議題概念架構,並重建起教育現場中,符合核心素養的議題理解脈絡。自教師研習開始,放伴帶著現象和抽象的議題,走入教學現場,為教師「增能」,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教師理解議題。如今,放伴已走入22所學校,並接觸超過500位高中以下的各級教師。

而研習內容從「媒體識讀」的必要性談起,帶老師一起理解現今媒體變化,接著談到資訊的多樣性,也談及不實資訊對社會的威脅,確立議題需要帶入課程的必要性。例如解說何謂媒體,理解傳播形式的變遷,以及讓教師理解媒體識讀的重要。

待教師理解議題後,再解構議題的概念,從不同面向切入,讓教師能清楚掌握該議題可以討論的主題細節重點,更全盤分析議題可以在課堂中帶入的脈絡。像是在「媒體帶風向」的課程主題中,以政治新聞「傳聞誰要出來選總統了」「傳聞某政策要實施了」的方式,引導教師教學。

二、陪伴橋樑:從陪伴到協力,老師掌握專業力、孩子長出行動力
建立教師對議題的理解後,放伴再以教師熟悉的「專業共備社群」,嘗試解決議題融入教學現場的困境,並讓「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議題能真正發生在課堂中,培養孩子公民行動力。

在議題融入上,教師除了只能運用主觀經驗設計有限的議題課程,也會因為不熟悉議題,降低融入的意願。即使課本提供時事素材,卻未必符合學生生活經驗,因此教師的課程設計也會遇到融入困難。新課綱實施後,議題融入更須配合課程調整。

對此,放伴以「陪伴」為核心,邀請教師參與教師研習,在認識專業議題後,組成專業共備跨域社群,由放伴陪著教師共同設計課程。一方面,放伴擴展教師對於議題的認識面向,另一方面,也消除教師對高門檻專業知識的恐懼,更重要的是,藉著「陪伴」,讓議題有機會深化進課程中。

陪伴歷程至少會有前期12小時左右的共備,內容談及「主題重點」、「課程目標設定」、「學習重點」、「表現任務」、「課堂脈絡盤點」及「評量」,完整架構出一堂「跨領域」素養課程的設計。接著依課程時間安排,會有少則2節、多則8節的「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課程實作。課程並非採演講式,而是由共備老師實際操作,放伴在班級中協同教學,並於課程實作後進行修正。共備老師會從理解議題、設計課程、搜尋文本、實作課程等面向修正學生回饋,進而產生新的「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課程。

以「議題橋樑」及「陪伴橋樑」設計的「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課程,以下從詳細內容及實作場域說明。

三、課程內容
放伴以學生常見的「不實資訊」出發,帶領學生探究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如何查核不實資訊。引起學生動機,並讓教師和學生透過「資訊判讀SOP」,檢核網路上各類資訊的來源、平台可信度及事實觀點立場。最後,學生要採取相關行動,推進青年進行資訊判讀的習慣。

課程架構會在與老師共備的過程中,照學校需求及學生起點行為調整,導入的文本及相關素材,也會透過共備,找尋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

四、實作場域

1.學校課程
109學年,放伴共與8所學校共備課程,包含國立宜蘭高商、桃園中大壢中、桃園文昌國中、桃園南崁國中、台中豐原高中、台中新社高中、高雄右昌國中、高雄岡山國中。其中有些學校是「部定課程」,有些則是「彈性課程」,依照學校需求,各有不同的執行課程。「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議題設定為跨領域,因此共備教師領域也相當多元,國文、英文、社會、科技、藝術、健體等領域教師皆有參與其中,各校社群共備教師總數約40人。

2.自主舉辦的學生營隊
2021年寒假,放伴發起了3天2夜的學生營隊,培養高中生一定要有的資訊判讀力,並以「從媒體識讀到資訊判讀」為營隊主軸,全國共有24位高中生參與。

放伴邀請台師大媒體素養推廣計畫、事實查核中心、IORG資訊操弄研究、法律白話文運動及家庭診聊事等團隊,為學生分享完整議題內容。藉著參與營隊,學生認知到社會議題不只是「知道假新聞」,更需要從科學研究、法律、生活等各個層面切入討論「資訊」。深入淺出地了解內容後,更安排現為師培生的隊輔,以「設計思考」的方式引導,讓學生完成一個「改善資訊判讀經驗」的提案。

營隊中,學生學習各個社會議題,並提出完整的改善資訊判讀計畫。放伴相信,在有系統脈絡的課程設計下,學生能從理解到起而行動,甚至能提出有創意且可行的方案,來解決現代社會的各種問題。


成果與效益:

放伴創造了「從研習到共備、從陪伴到協力」的模式,為教師加強專業後,再將課程帶入教學現場,擴散議題與教師的自我培力。

一、跨時空
現在的學生已經都是數位原住民,因此,「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課程涉獵的面向必須寬闊、廣泛,除了讓學生學習、理解以正確的方式操作新媒體,鼓勵學生行動也是重要的課程目標。設計出符合數位原住民世代,培養他們身為公民,引發行動力的課程,成為放伴與學校教師共備與實作課程的重要成果。

教師除了利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做為教學平台,Youtube也成為課堂素材,還有老師將Instagram當成學生學習成果的展現,讓從小使用資訊科技的學生,以熟悉的資訊平台學習,更能意識自己身處的環境與現況。

二、跨領域
有別於以往的一次性教師研習,自2020年起,放伴首次於暑期自主舉辦研習,在北中南共辦了三場教師研習,共計120位教師參與。研習後,陸續有8所學校老師回流,邀約放伴前進校園,舉辦校內研習,額外增加近200位教師參與,轉換率達166%,擴散效果佳。另外,還增加了8所學校,進一步邀請放伴入校共備發展課程,目前已有超過1000位學生,接觸到放伴與教師共同備課的相關課程。參與教師不限社會領域,來自各個不同領域,也顯示不分領域的教師,對此議題都相當關注。

例如2020年8月,桃園市南崁國中國文科、資訊科、健體科、公民科等各領域約10位教師,在參加放伴的研習後,便邀請放伴自11月開始,進行每月一次的共同備課。放伴除了傾聽教師教學的困境、分享教學經驗並給予回饋,也與教師共同設計出一套課程,討論具體課程目標和相關文本。最終,2021年4、5月期間,實際在該校國二的「彈性課程」,對500位學生進行授課。
而共備過程中,放伴透過建立架構、文本討論與分析和示範教學,逐步引導教師建立課程脈絡,並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他們可能面臨的學習困境,使課程規劃和目標趨於完善,未來,教師能持續發展相關議題的課程,進而推廣至更多教育現場的教育工作者。有老師便提到,過去對於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不太熟悉,「但經過這次教學,更清楚能提及的面向,也希望能持續促進學生的學習與討論。」

三、跨社會
放伴做為橋樑,與台師大媒體素養推廣計畫、台灣事實查核中心、IORG資訊操弄研究、法律白話文運動和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等單位合作,讓「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議題,跨越不同領域的高門檻,順利進入教學現場。

放伴的課程素材來自各個議題團體,也實際協助教師降低蒐集素材的門檻,更透過實踐議題課程,讓教學現場有能參考的課程設計方向。

武陵高中楊同學,曾參與2021年學生營隊課程,他認為,營隊課程安排是循序漸進、搭建起來的知識,從剛開始的定義假新聞,再到法律層面、友善溝通,「整體安排具有連貫性。」


影響力與擴散性:

2021年,放伴持續更新「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內容及教學設計,今年暑假自主舉辦的線上教師研習,分為「初階場」及「進階場」,總計160位老師參與。其中,「初階場」的研習教師,皆為首次參與放伴「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有來自80校、共80位教師。「進階場」則為過去曾參與研習、共備設計的教師,共有80位。

110學年,預期在暑期研習後,增加10所共備學校(目前已確認會新增4所),這些學校將與放伴合作,將「媒體識讀與資訊判讀」議題帶入學校與課程。相關教師研習場次達40場(目前已確認增加20場),也將舉辦2022年社會議題高中生營隊。本學年結束時,預期影響超過1000名教師、學生達2000人。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1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