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I-LIFE國際行動協會

夢想騎士出走課程


隨著網路普及,許多兒童、青少年每週上網時間長達40小時,虛擬世界的聲光與迷惑,在孩子心中形塑未必真實的社會印象,並伴隨壓力和焦慮。根據衛福部統計,23%的國、高中生曾有過自殺念頭,2019年,自殺占12至17歲兒少的死因近19%,與四年前相比成長近三倍。

由社團法人台灣I-LIFE國際行動協會規劃的「夢想騎士出走課程」,是一堂辦在戶外、邀請大眾成為導師的團體心理輔導課程。學員在引導員陪伴下,被抽離現有資源,展開向陌生人換物、換餐的旅行任務,藉此撕下對陌生社區、族群的標籤和找出「成為自我」的勇氣。

出走課程走過全台和海外九國,累積超過500學員,這堂跨領域、跨社會的C School,將以社會企業的模式永續經營,讓更多兒少在出走中,找到勇敢。


專案具體內容:

2010年,完成社工、心理及商管三主修、順利從大學畢業的賴雷娜,帶著從小遭受家暴、性騷擾、雙親遺棄的脆弱經歷,以及重度憂鬱症的診斷書和行囊,踏上99天不用金錢的單車環島之旅。她想知道,一無所有的自己,有沒有機會完成大家認為不可能的任務?

這趟旅行,是「夢想騎士出走課程」的雛型,也是社團法人台灣I-LIFE國際行動協會的主要任務。

在網路普及的時代,夢想騎士認為「人人都需要一趟出走」,去探索如果沒有金錢,自己還有什麼價值?如果沒有了手機,又該如何與人相處?如果擁抱好奇,不可能會變成什麼樣的可能?

多數學校的教育內容以升學科目、同儕互動為主,較少有引導學生跨出原生環境,與社會各個階級、背景多元的陌生人合作,並在練習獨立思考、創造後,經由心理輔導進行深度反思、自我覺察,從而長出未來面對挫折時,仍能保有自信的軟實力和心理韌性。

「夢想騎士出走課程」結合遠征式學習(Expeditionary Learning)的教育架構,以及薩提爾家族治療方法,以不能使用金錢、手機和公共資源的旅行任務為核心,依據學員年齡和成長背景設計合適的任務內容、挑戰強度與心理輔導目標,以下將針對為4至12年級學員設計的「兒少出走課程」進行介紹。

出走課程創造安全而有趣的情境,讓學員在躍躍欲試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練習「挫折耐受力」、「培養同理心」、「自我情緒覺察」、「表達需求」、「創造可能」和「團隊合作」,從「我」走向「我們」,擁抱情緒、勇敢面對心中的脆弱,並把握每一次相遇,真誠回饋陌生人的善意。

每期出走課程由2至3位引導員和至多2位助教帶隊,學員名額為8至12人,以每位引導員最多帶領6位學員、每期課程至多16人的精緻規模執行,確保每位學員都能獲得足夠關注與適時引導。

出發前,引導員會邀請學員填寫課程期待問卷,並透過家長、老師或社工側面了解學員的生活與心理狀態,據此判斷學員的組成特性,並設計團體任務、規劃個人任務。

依照各年齡層的抗壓性和自我覺察深度,協會規劃4至9年級學生挑戰單日、距離10至20公里的旅行任務,10至12年級學生則視家長與學校老師的接受度,挑戰單日或兩天一夜的跨縣市旅行任務。其中,過夜的行程可事先預訂住宿地點,以確保學員獲得足夠的休息,以及擁有合適的場域進行個別反思、團體分享,沉澱當天的學習,隔天再繼續進行挑戰。

課程當天早上,引導員會集合學員建立團隊,透過體驗教育活動協助團隊彼此認識,邀請所有人分享對課程的期待與擔心,討論旅行任務的執行共識,讓團隊對任務產生責任感,同時與引導員產生初步信任關係,接著進入第一個挑戰任務――「換物」。

「換物」的挑戰,是每人用一條橡皮筋與在學校附近公園遇見的人,交換任何對方願意提供的物品,再帶著交換到的物品,與下一位遇見的人進行第二次交換。出發前,學員們常會問出「橡皮筋這麼便宜的東西,真的會有人要嗎?」這樣的問題,就像來自弱勢環境的孩子自我檢視的方式,常常是「沒有好的家世背景或突出的能力,真的會有人欣賞嗎?」

結果孩子跟著引導員走出教室,遇見了正在野餐的一家人,他們聽完任務內容,隨手便拿出一顆橘子與學員交換橡皮筋,引導員提醒學員提問願意交換的原因,「因為覺得這個任務很有趣!剛好我也需要橡皮筋,來把吃不完的餅乾袋綁起來。」那家人爽快回答。就這樣,橘子又與不同的陌生人換到了餅乾、衛生紙、麵包,甚至有人換到了三倍券!

每一次交換,都能獲得不一樣的答案。有位學員在任務結束後的團體分享時提到,對他來說,橡皮筋很醜,但對其他人卻可能是實用的工具,「儘管一開始覺得不可能,但只要願意嘗試,都有機會找到新的價值!」

換物任務結束後,引導員會依據事前分配,將學員分為前鋒、中鋒、後備三組,前鋒與中鋒組員輪流執行換餐、攔便車等任務,他們在引導員的陪伴下,練習與陌生人互動、溝通,讓有想法但較害羞的學員,能在被拒絕後還有重新嘗試的勇氣。後備組學員則多是個性主動、善於解決問題的孩子,他們要練習的是讓出機會、耐心等待,信任夥伴能順利完成任務。

換餐、攔便車的任務需要不斷嘗試、調整、等待,過程中常有許多焦慮浮現,這便是引導員輔導孩子擁抱情緒的機會,練習辨識情緒、敞開而一致的表達,探索焦慮從何而來,重新檢視身邊的人事物,儘管不熟悉手上的任務,也會知道自己是在安全的環境中嘗試,因此能鼓起勇氣創造新的經驗,讓大腦的安全機制有機會建立新的迴路。

「我覺得公車司機不可能停下來讓我們免費上車,他會少很多業績!」「怎麼可能有人免費讓我們吃飯?」平常生活處處要仰賴金錢,因此即使經過「換物」的練習,學員們還是很難相信換餐和攔便車的任務有機會成功,但正因為有趣,他們始終躍躍欲試。

「這家店的客人都是工人,不然我們幫大家按摩肩膀來換餐!」「我們去大賣場找免費的紙箱做招牌,讓路過的人知道我們在做什麼!」「等等上車之後,我們要陪司機大哥聊天!」果然,開始嘗試後,引導員便有機會引導學員發想新的解決方案,透過覺察他人的需要,找出能夠取代金錢的貼心回饋。

除了刺激學員創意思考,協會也幫助學員放下刻板印象、練習正確識讀風險。任務進行時,有位貨車司機停下來表示,願意載學員一乘,起初引導員和學員看見對方手上滿滿的刺青,都有些猶豫,但再進一步觀察,司機大哥的車上十分乾淨,還掛著全家福的照片。即使第一印象令人退卻,經過團隊討論出共識後,大家決定接受司機大哥的好意。

「我年輕的時候沒學好,被抓去關過一陣子,出來後遇見我老婆,想要給她穩定的生活,好好工作五、六年了,現在看到需要幫助的人,只要有能力就會盡量幫忙,你們在做的挑戰很有意義呀!要繼續加油走到終點。」司機大哥說。

傳統教育給孩子的觀念,是保護自己時,會憑著對方的外貌判讀。但在引導員陪伴下,出走課程讓孩子練習下定論前,先蒐集更進一步的資訊,避免以貌取人,並拓展孩子對社會多元組成的認識,取代原生環境塑造出的刻板印象。

抵達目的地之後,引導員會請學員們回顧一整天的經歷並分享心得,「路上遇見的人沒有很認識我們就願意幫忙,讓我非常驚訝,我應該更感謝家人一直以來對我的接納和包容,而不是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8年級的小婷分享。6年級的平平則說:「雖然很好奇,在做之前覺得很難,但是有大家一起,就沒有那麼可怕了!」

團體分享後是獨處時間,每位學員要寫一張明信片給今天的自己,紀錄課程中的學習與感動,並交由引導員在一個月後寄給大家,提醒學員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練習「勇敢」這門課。

「參與出走課程,我見證了教育的真諦,是由體驗而來的學習,比課堂上老師講的深刻太多了,而這就是學習的動機,從社會同理的經驗開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簡志峰說。

「出走課程教的是學校不會教的技能,卻是這個世代的孩子都需要的能力。」台中社會局社工督導高翊騰說。

身處多元社會中,人際互動、自我價值和心理韌性是成年人也需要長時間練習的人生課題,「出走課程」藉由好玩的旅行任務,以及具備心理、社工專業的引導員,帶領孩子跨出原生環境和虛擬世界,藉由個人化任務與輔導,在高度變動的情境中進行深度自我探索,為未來升學時,進入新的環境、獨立自主的生活,種下突破與信任的素養。



成果與效益:

出走課程帶著學生走入多元社會,在真實的人際互動中,培養跨文化視野、團隊合作力、挫折耐受力、同理心、溝通表達與情緒覺察的能力,是教室裡不會教,卻受用一生的軟實力。

一、齊駿的故事……
「現在的生命態度,95%來自出走課程。」――2020年世界藝術競賽iJungle Merit Award優選得主高齊駿。

出走課程的任務挑戰性很高,某天,外表斯文的齊駿突然按捺不住情緒,與其他學員發生衝突。引導員輔導後,齊駿才透露,暴躁的情緒是因為父親販毒入獄,讓他從小就遭受刻薄的批判,逐漸失去對人的信任。藉由敞開的分享,團隊能同理齊駿,犯錯的他也獲得原諒,重拾對人的信任,學習柔軟、學著與團隊合作。

畢業後,齊駿全職投入繪畫創作,出版療癒童年創傷主題的繪本,並幫助重度憂鬱的青年透過繪畫找到情緒出口,甚至立志成為藝術治療師,讓出走課程持續向外散播影響力。

二、小晴的故事……
「以前被霸凌,讓我時常覺得害怕,現在,我相信我的未來不必活在恐懼中。」小晴愛笑,並認真投入在團隊任務中,但在車站與陌生人換車票時,她突然哭了起來。經過引導員輔導,才知道小晴以前常因為被霸凌而自殘、轉學,而換車票時不斷被拒絕的過程,勾起她被欺負、不被理解的痛苦記憶。晚上睡前的分享時間,引導員邀請學員述說小晴的優點,並以心理劇幫助她在面對情緒之後,看見別人的觀點、拋開腦中的恐懼。

課程結束後,小晴的媽媽透露,小晴更願意把心事講出來,「家裡氣氛變得更融洽了!」後續兩三年的時間,小晴看到需要幫助的人,都會跟媽媽討論能不能做點什麼,準備升學時,小晴始終能保持自信,即使模擬考有過失利,也沒有退縮,最後成功考上心中的第一志願。

三、阿仁的故事……
「我看見我也可以領導,不是等別人幫我做決定!」阿仁一開始總是被動地配合大家執行任務,在引導員鼓勵後,才開始表達心中的想法,他發現,只要願意花時間理解彼此,即使團隊成員背景多元,仍然可以找到共識,不必隱忍妥協。課程結束後的暑假,阿仁興奮地說,他要去東部出走五天,期待將當初從課程中的習得的一切,與好友再次一起體驗。

四、婷婷的故事……
「不管外貌如何,只要願意,都可以有顆善良的心。」那天團隊在換宿時,只有剛從工地下班的張大哥願意借宿,來自一般家庭的婷婷看著對方的外表感到害怕。走進張大哥簡陋的家,張大哥提到,雖然房子是自己的,但他撫養八個小孩經濟壓力很大,常常要四處兼差,領政府補助生活。對此,婷婷感到相當驚訝,原來自己居住的城市有人這樣辛苦生活,但儘管如此,張大哥仍願意打開家門、伸出援手,這讓婷婷不僅更珍惜家人給予的資源,也提醒自己不要以貌取人。

五、阿成的故事……
「我看見我有能力去改變,而不是被命運決定我與家人的關係,」阿成在心得分享時,提到與父親的關係疏離。事實上,出走課程讓他發現,自己有能力主動改善親子關係,而非坐著等父親回家。課程結束後半年,阿成接到父親電話,透過對話,他理解父親其實長期缺席後,常常思念著他,關鍵只是不知該如何重新建立連結。

如今,兩人經常見面,父親終於在阿成的生活中歸位。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50期課程,走過全台、亞洲三國、歐洲六國
二、學員超過500人、教育天數超過超過300天
三、創造正向人際互動及深度談話超過10000人次
四、引導員五名、助教五名;今年預計有10位具心理、社工、教育專業的引導員完成培訓,將課程帶入更多教育、社工服務場域
五、合作單位:家扶基金會、勵馨基金會、逆風劇團、世界展望會、勵友中心、陽光基金會、CCSA中華兒童育幼機構、耕水小子、至善基金會、台中社會局、中央大學、台灣大學
六、獎項:2020年業成基金會金質獎;2018年親子天下創新教育100;2017年社企流創業家
七、媒體採訪:TEDx、華視、民視、公視、真情部落格、大愛、親子天下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1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