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海東國小長期發展資訊教育,成立機器人後援會五年來,成為機器人競賽的常勝軍。2017年團隊打造「暗蟬仿生機器人」,以臺灣瀕臨絕種的昆蟲暗蟬命名,利用機器人偵測環境,認識暗蟬危機。培養科技素養的同時,亦提升對環境保育的關注。
這兩年全球籠罩在疫情之下,待在室內時間增加。團隊開發一系列運動遊戲,帶著這些遊戲探訪獨居長者、消防隊和社區居民,讓孩子和長者一起玩遊戲運動,達到老幼共學的效果。此外,規劃偏鄉服務行程,帶領孩子展開跨校交流,進行機器人教學。資訊教育不只是操作程式,更需要互助分享、有實驗精神,發揮共好的信念。
臺灣邁向高齡化社會,研究發現許多獨居長者最常發生跌倒意外,因此今年機器人專題著眼銀髮族和運動功能。團隊帶領學生透過視訊和實際訪談專家學者意見,了解體適能基本常識和銀髮族常遇到的身體機能退化問題。
為了維持年長者日常生活運動和防止肌力老化,專家引導大家動腦思考,遊戲目的是什麼?要怎麼玩?遊戲外觀應該長什麼樣子?學生們筆記本抄得密密麻麻,寫滿自己的看法。經過激烈的討論後,決定針對不同功能開發的遊戲有:訓練平衡及肌力的「智能背包」、讓年長者感受運動成果的「動能小車」和提醒做運動並給予鼓勵的「隨身教練」。
以智能背包為例,學生根據資料搜集和訪談,了解許多長者覺得運動很無聊,因此想設計輕鬆運動又有趣的智能背包。使用者可以透過穿戴式感應裝置,搭配設計的遊戲進行運動,不僅具有趣味性,疫情期間不必上健身房和公園運動,在家也能運動強化肌力。
學生歷經六個月的學習,從概念發想到成品,進行專案管理、製作研究報告、機構與程式設計、美術設計及口語表達,組別之間既競爭又合作,不僅發揮團隊合作精神,更達到深度的跨領域學習。
遊戲完成後,由學生邀請家中長輩試玩,第一手體驗孩子的成品,不僅能了解使用者的感受,也促進親子交流;接著帶到華山基金會進行驗證,亦獲得肯定。團隊之所以強調實用,正是希望學習能從生活出發,在開發機器人應用中,指導學生在生活遇到問題時應該如何面對,設計解決方案及運用所學模擬驗證,進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團體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啟發學生思考動力及落實驗證。
為了克服資訊教育的城鄉落差,機器人專題學習方面,團隊持續帶領孩子至偏鄉進行機器人專題學習。連續四年與臺東三和國小交流,行程包括找資料、實地探訪和請教專家,逐步建構出太陽能漁市、VR探險館及海洋摩天輪的漁場等專題。三和國小亦利用假日到海東國小進行異地訓練,逐漸展現學習成果,獲得競賽優異成績。目前海東國小協助連江縣自造中心推動,機器人專題,期待未來能擴散至其他離島偏鄉學校。
從學習機器人組裝、程式設計、參與比賽,一直到投入偏鄉服務,贏得國內外機器人競賽多項大獎,每一步都是海東國小師生共同學習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