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南大附小彩虹斑馬水環境守護志工隊

暢飲世界@臺灣


在台灣,街頭林立的手搖飲店、超商隨手可得的咖啡,已成為學生的日常風景之一。但很少人會想到,從茶葉、咖啡和可可中,能學習台灣歷史,以及文化、人群、氣候和物產間的關係。

南大附小設計的《暢飲世界@台灣》主題式戶外教育課程,就是要讓學生從常見的物產中,挖掘內涵。課程分四大模組,《咖啡篇》從台南東山開始,延伸至雲林古坑荷苞山,探索台灣咖啡種植史;《茶葉篇》在嘉義阿里山、屏東滿州、高雄六龜間,比較高山茶與平地茶;《可可篇》遠赴屏東四鄉鎮,從可可豆到巧克力的製造及銷售,認識可可產業;《台灣篇》從在地的冬瓜茶與因新住民日益普遍的酸子汁,引發學習動機。

飲料不只是飲料,咖啡也不只是咖啡,親手體驗,會發現新世界。


專案具體內容:

一、跨領域與跨時空素養導向的戶外教育
學童的生活日常,是林立街頭的手搖茶飲,是在超商隨手可得的咖啡,但這一杯杯的飲品,除了消暑解渴之外,還包含著哪些文化底蘊?本課程以並稱「世界三大非酒精性飲品」的咖啡、茶葉、可可,串連成主題式戶外教育模組,打破課室的藩籬,帶領學童邁出戶外,探索學習。
在戶外教育前,學生透過資料查詢、製作報告、小組討論和課堂發表,對課程有初步概念;戶外教育當天,透過專家指導,學生則在實作中學習;而戶外教育後,藉由開放式的學習單,無制式化固定的「標準」答案,學生用圖文創作,自由表達內心想法與觀點,提升獨立思考能力。

二、咖啡篇:跨足雲嘉南,探索咖啡三級產業
在咖啡篇,學生進行兩天一夜的戶外教育自主學習課程,造訪有「台灣咖啡原鄉」之稱的雲林古坑,進行咖啡探索課程。在體驗採摘咖啡、處理咖啡豆後,學生們不約而同高呼:「要了解台灣咖啡的歷史,不能錯過古坑荷苞山!」隔日,學生再到臺南東山區三尖山咖啡園,並帶回咖啡幼苗栽種,期盼三年後能開花結果。

在谷泉咖啡莊園負責人劉易騰的帶領下,學生也走訪有咖啡山之稱的荷苞山。劉易騰表示,日治時期,荷苞山曾大量種植咖啡樹,主要是阿拉比卡和賴比瑞亞品種。當時,古坑咖啡由台灣人負責管理及採收,再將處理好的生豆運回日本烘焙,這段咖啡發展史,讓正在學習台灣史的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劉易騰帶學生採收咖啡,再進行篩除浮豆、脫皮、曬豆、脫殼、選豆等後製工序。學生們學到烘焙咖啡豆必須將生豆放入烤網,在爐子上方火烤,約七分鐘後,咖啡生豆從米白色變成咖啡色,除了仔細看,還要仔細聽,才不會錯過一爆點和二爆點,淺、中、深烘焙的咖啡豆,就憑此區分。

咖啡莊園中,植有少見的賴比瑞亞和羅布斯塔品種咖啡樹,再加上阿拉比卡,能一次看到三大咖啡樹種,學生們都相當驚喜。為了開拓視野,學生們還到嘉義參觀品皇咖啡觀光工廠和星巴克咖啡民雄特色門市,認識咖啡的第二、三級產業。

在兩天一夜的行程後,學生都成為咖啡小達人了。

三、茶葉篇:高山平地原生種探尋茶香追追追
首次的茶葉戶外教育,是由全班學生票選出最適合的茶園,也就是嘉義阿里山鄉茶園。學生在茶園裡,體驗用傳統笳笠製茶,一個多小時後,學生雙手沾滿茶汁的清香,茶菁則逐漸由綠轉黃,仔細觀察,茶菁已變成條索狀,在進行發酵與乾燥的程序時,講師簡維辰也準備了11種茶供學生品評,有烏龍茶、普洱茶、蜜香紅茶和台灣少見的白茶。

而為了比較不同海拔與緯度的茶葉,南大附小夥同東山區吉貝耍國小,來到屏東滿州港口村的茶園,體驗從採茶到包裝等一連串的製茶工序。學生表示,港口茶的茶樹葉片比阿里山的茶厚實,製好的茶葉顏色較白,茶湯入喉後稍有澀味,但很快就會回甘。此外,讓他們大感意外的是,原先以為茶葉只能種在高山上,沒想到在屏東也可以種茶,尤其港口茶更是屏東三寶之一。

學生用牛皮紙包著白霧色的茶葉,小心翼翼的神情,道盡了製茶的辛苦與繁複,從採茶、日光萎凋、炒菁、揉捻、乾燥、包裝,再到最後蓋上紅色百年店章後,才敢鬆一口氣。

繼探究阿里山茶與屏東港口茶後,南大附小也邀約七股區竹橋國小,一同前往高雄六龜探索台灣原生種山茶。學生曾親赴嘉義阿里山,利用青心烏龍製作紅茶,也到過屏東滿州,利用雪梨種茶樹製作港口茶,比較高山茶和平地茶的差異,這兩種茶均屬小葉種茶樹,然而還有屬於大葉種的台灣原生種山茶,學生就此興起探究的念頭。

徐盛暘是欣園製茶第三代茶農,帶領兩校師生前往六龜山區認識野放的台灣原生種山茶,指導學童採摘一心二葉的茶芽。學生紛紛表示,這裡跟阿里山看到的梯田式茶園很不同,又斜又陡的山茶園,不僅行走不易,隨時可能會滑倒,更重要的是,台灣山茶的葉片比較大,幼芽沒有茸毛,跟小葉種的青心烏龍截然不同。

回到製茶場,學童親手揉製山茶,待靜置發酵後,再進行乾燥及包裝。經過50分鐘細心的搓揉,茶菁由綠逐漸轉紅,才算完成揉捻的步驟,學生說手很酸,但也體會到製茶的不易。此外,徐盛暘還帶領學生體驗手工炒茶的工序。

四、可可篇:從可可果到巧克力竟然要一個月
學童再度進行兩天一夜戶外教育自主學習課程,這回的主題是可可,他們遠赴屏東四鄉鎮,探索從可可到巧克力的製程,以及可可護唇膏的製作。學生參與採果、發酵、曬豆、調溫等過程,感受台灣製作巧克力的實力,「Tree to Bar」讓台灣成為全世界巧克力最短加工里程的產區,體驗過後,學生們驚呼:「製作巧克力竟然要長達一個月的時間!」

學生造訪崁頂可可園,親手採摘可可果,看到可可樹幹能同時開花和結果,花很小、果實很大,形成強烈對比。枋寮可茵山可可莊園莊主林碧山指導學生剖開可可果莢,取出可可豆,放入鋪上香蕉葉的木箱進行發酵。

在專門製作巧克力甜點的內埔TC巧鋪裡,吳宥儒引導學生觀察發酵後的可可豆,他們掀開香蕉葉,木箱裡的可可豆已看不見果肉,發酵完成的可可豆摸起來熱熱的,散發出淡淡果香和天然乳酸味。

潮州林后可可園創辦人洪誼靜並指導學生利用可可脂,製作可可護唇膏。學生表示,可可脂做成的護唇膏塗起來滋潤又沒有厚重感,想把珍貴的護唇膏送給辛苦的媽媽。

結束巧克力製程後,師生回到臺南仁德家樂福,了解巧克力商品陳列和銷售,並尋找每100公克最貴及最便宜的巧克力,學生發現,最高單價是使用可可脂的600元,最低單價則是使用代可可脂的25元,「原來巧克力品質與價格差異這麼大!」他們讚嘆。

五、台灣篇:從冬瓜茶與酸子汁看公平貿易咖啡與非洲童工】
清涼退火的冬瓜,熬煮成茶後,不僅是傳統的在地飲品,更是台灣相當受歡迎的國民飲料。上課時,教師拿出買回的冬瓜、原味冬瓜磚與清香冬瓜磚,要學生仔細觀察冬瓜皮上如霜的白毛,接著解釋那正是冬瓜名稱的由來。在教室熬煮兩種冬瓜磚後,學生們細細品嘗原味與清香兩種口味的冬瓜茶,後者能喝到冬瓜的香甜味,因此獲得眾人好評。

成功大學圍牆邊種了一整排酸子樹,又稱羅望果樹,每到三月,高聳樹上結的果實並未引起太大注意,因此,老師領著學童到樹下,撿拾酸子並要大家親自品嘗。酸子入口的陣陣酸味,讓眾人皺起眉頭,老師這才告知,酸子正是終年酷熱的東南亞酸子汁和泰式酸辣湯的原料。同時,老師也買回四大袋從泰國進口的酸子,熬煮成酸子汁,供學童品嘗,學生不太習慣酸澀的口感,但這卻是東南亞新住民最愛的飲品之一。

品嘗冬瓜茶與酸子汁後,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觀看影片《咖啡正義》,探討公平貿易咖啡議題,引導學生思索做為消費者,可以透過購買公平貿易產品,讓咖啡農獲得合理的報酬。影片《巧克力的黑暗面》,則描述西非童工被賣到可可園的紀錄片,這讓學生想起,在屏東可可園時,得費許多力才能扛起一袋可可果,過程中還搖頭晃腦的,才走幾步就很喘,因此很難想像影片中的非洲童工是如何過日子。藉由一系列戶外教育課程及兩部影片的總結,學童體會在一杯飲料的背後,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與深層的文化底蘊。




成果與效益:

一、提升學習動機與熱情:戶外教育是最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之一,不僅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還能建立系統化的知識,並豐富生活經驗。《咖啡篇》的學童看到賴比瑞亞、羅布斯塔、阿拉比卡三種咖啡樹的葉片大小差很多,紛紛驚嘆原來咖啡大不同;《茶葉篇》的屏東港口茶、平地茶,打破茶要種在高山的慣性思維,讓學生產生想探究更多茶知識的動力;《可可篇》的巧克力是相當吸引學童目光的商品,但從可可豆變成巧克力的製程,竟然要費時一個月,讓學生匪夷所思;《台灣篇》探討西非童工的影片,深深震撼了孩童內心,生在富裕的台灣,很難想像兒童被販售,甚至走私到可可園當童工的慘況,更加深學童反思課程的動力。

二、增進生活自理能力:課程中,〈咖啡豆奇幻旅程〉與〈可可豆魔力傳奇〉均為教育部戶外教育自主學習課程計畫的一環,共進行了兩次兩天一夜的戶外教育,多數學生是首次離開父母,單獨出門過夜,從整理行李到選擇室友,對學生都是考驗,旅行中如何兼顧學習目標,並與同學融洽相處、互相包容,都是最好的生活教育學習。

三、自主學習與積極參與:可可莊園與咖啡莊園的參訪地點,都由學生自行上網或撥電話查詢,再由全班表決後選定。「賦權」與「增能」是本課程中的最核心目標,透過教師放手讓學生去做、相信學生,學生的能力自然會提升。課程後,學生在各學科的學習,也普遍更加積極主動。

四、培養探究與實作能力:《咖啡篇》除了雙腳步上雲林古坑荷苞山咖啡古道,以及臺南東山三尖山咖啡林,也體驗了烘豆及晒豆;《茶葉篇》從採茶、日光萎凋、炒菁、揉捻、乾燥和包裝,學生全程體驗,還搭了一段小貨車,再徒步深入六龜山區,尋找台灣原生種山茶;《可可篇》參訪三處可可果園及觀察其自然農法,並用研缽,將可可豆磨成可可膏,並製作巧可力。課程從事前資料查詢到戶外教學實作體驗,培養學生主動探討與解決問題能力,符合108課綱探究與實作的精神。

五、擴大學習視野與接觸:課程活動場域橫跨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五縣市,整個南台灣都是學習範圍,從高山到海邊,從山區到都市,都有活動的足跡。擴大活動範圍,就是讓學童嘗試接觸這輩子還未觸碰過的人事物,了解各行業的辛苦,進而珍惜現在的生活,更努力開創未來。

六、學習與他人共學:南大附小是都會型小學,而本系列課程與淺山區的東山吉貝耍國小、濱海的七股竹橋國小共學。身處不同生活環境的學子,觀摩彼此的學習方式,特別是戶外教學口頭發表時,學生看見大家的優點、聽見不同思維,也讓教學更加豐富。



影響力與擴散性:

本課程模組榮獲教育部學校發展戶外教育優質課程方案、教育部戶外教育自主學習課程計畫的雙重肯定。同時,陳怡均、張景傑兩位指導老師獲邀至教育部、彰師大、臺南大學、中華醫大、北門高中,以及青山、篤加、三股、七股、吉貝耍、喜樹、北門、港尾等國小專題演講,將戶外教育課程理念分享給更多教師。

107至110年,與臺南大學USR合作辦理《童年好滋味》、《大地學堂—鹽與岩》、《航向金礦山》、《水果新王國》活動,109至110年,與中華醫大USR協同舉辦《沿著國3樂逍遙》、《時光釀甘味》活動,帶領偏鄉學子、樂齡學員與國際生進行戶外教育。課程活動均獲得電子及平面媒體20餘則報導,具教育宣導和課程推廣的功效。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1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