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財團法人台北市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愛的校園運動—培養親師生的社會情感能力


成立20年的任林教育基金會,自許為「家庭教育」的社區工作者,致力推動父母自我成長和家庭和諧學習計畫。

基金會用以愛傳愛、勸募的方式,在全台超過300個社區、團體、偏鄉地區,成立愛家社區讀書會。讀書會中,以共學模式提升生命價值、夫妻親密關係,培養健康快樂的下一代。而為了呼應素養導向的108新課綱,自2019年5月起,也展開「愛的校園」未來教育行動,以國小親師生為對象,透過繪本導讀、手作、唱遊、遊戲等多元方式,啟發孩子的社會情感能力,也就是「愛」的素養。

察覺、認識自我、傾聽、同理關懷別人是任林的強項,董事長王進財希望從點、線、面串連,將「愛的運動」導入校園,送給孩子射向未來的「專注自己、關懷他人、理解世界」三支箭。


專案具體內容:

近年來,台灣社會與家庭結構變遷加劇,少子女化、隔代教養、單親、家庭失能等現象加劇,進而衍生出許多兒童青少年問題。2016年,根據中華心理衛生協會接受衛生福利部委託,進行全國3567所國中小學「心理健康促進」問卷調查發現,前五名值得重視的學生心理健康議題,包括學習動機、情緒管理、壓力調適、3C過度沉迷,其中,國小學童欠缺情緒管理能力名列第二位。

為了理解彰化、雲林國小學童需要什麼樣的情緒教育,任林教育基金會也進行相關調查。他們發現,孩子目前遇到的前五大情緒問題,依序為個性害羞、不善表達、常愛生氣、做事衝動與缺乏勇氣;調適方式則包括呼吸放鬆、看電視、聽音樂、找人聊天、獨處、打電動與運動跑步;而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心事,或有情緒問題時,則會尋求母親、同學、兄弟姊妹、父親、朋友或玩伴幫忙,也有孩子無人可找,但普遍來說,較少孩子會尋求學校師長或輔導人員幫忙。

兒童與青年正處於生命發展歷程的至關重要階段,而學校是初級預防的最佳場所。從各種調查結果發現,孩子因應的方式雖然多屬「情緒聚焦」,而非「問題解決聚焦」導向,但兩者其實是一種學習成長的光譜歷程,也彰顯融入教育系統的迫切與重要性,尤其偏鄉與市區學校相較,在提升「非認知能力」資源的獲取是少的。民間教育組織(NPO)有責任去協力合作,彌補孩子的這塊缺憾。

從情緒智商(EQ)、傾聽、同理心,到自我效能、解決問題能力,國內外愈來愈關注如何有效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質,例如「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方案包含自我覺察、社會覺察、自我管理、人際關係技巧、做有責任的決定等五種核心能力;美國的「驚奇歲月」(The Incredible Years)示範方案,更是從父母親職教育開始,再擴及子女與教師的系列課程,期望在親師合作下,培養學童的社交、情感與學業能力。這些國際趨勢,正與任林教育基金會的倡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及「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的概念吻合。

有鑑於此,2017至2018年間,任林教育基金會相繼在台北、新竹、台中與花蓮四地舉辦多場18小時的「由覺己到知人—開展積極的人我關係」教師自我成長營,對象包括國小校長、主任與老師。活動目的在學習有效的自我覺察、人際同理與正向溝通,幫助教師開創更寬廣的心理空間,促進個人身心健康、家庭與師生關係的和諧,成就百年樹人的志業。

在這樣前導性的橋樑與因緣下,任林教育基金會開始積極推展「愛的運動123—快樂生活真簡單」校園方案,偕同家庭與學校,展開一場共好教育的探索之旅。方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習親切變得便民,也更接近日常。

基金會簡化了「任林社區學習計畫─讀書會」的學習內容,設計容易上手的三步驟――行動、檢視、分享,讓孩子能在遊戲的過程中,認識自己與察覺情緒,進而達到愛的運動――愛自己、愛家人、愛生命,過程中,孩子與父母能將情緒教育落實在生活,也就是培養自我、家庭與生命的愛的教育素養。基金會認為,在生活中實踐「愛」,會讓台灣變得更好。

2019年5月起,基金會透過紅龜募資平台,取得30所國小的活動經費,在台北市、新北市學校廣發公文、徵詢意願後,陸續開始舉辦「愛的運動123」單場次班級活動,接著並擴及台中、雲林與花蓮的小學。

活動時間基本上為一節課40分鐘,長可至1小時,主題為「愛自己、愛家人、愛生命」的相關課程,教材有四折頁與操作手冊,多以講述、問答與繪畫方式進行。流程內容包括破冰與活動說明、有獎徵答、分組活動。其中,分組活動有巧手畫愛與分享、總結與孩子回顧等。

累積一定經驗後,基金會進一步發展出「愛的運動2.0版」創新方案,並在獲得「群慕貝果」募資平台經費後,在雲林縣的國小實施。活動內容增加了繪本導讀、手作、唱遊,以及撲克牌、公仔等遊戲,也從一次性的活動深化到長期入班陪伴。基金會期望放大愛的圈圈,讓更多的孩子都能加入,因為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基於「愛的運動123」的服務經驗,財團法人感恩基金會看見了成效,並給予經費贊助。這強化了基金會前進偏鄉國小的決心,在台中、南投與彰化三地與學校合辦的「寒暑假情緒營」,希望能藉由繪本導讀方式,從小教導弱勢孩子學會情緒三部曲(I.覺察區辨情緒的類別功能;II.鍛鍊情緒的承受力,適切表達情緒的強度;III.以情緒轉化情緒,改變慣有想法或行為,成為孩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學習課題)。

歷經三年實驗,並持續獲得感恩基金會的經費挹注,2020年,任林教育基金會更導入「愛的學習教育劇場」(Theatre-in-Education)。這是任林首次與劇團合作,藉由戲劇、討論、角色扮演的方式,探討孩子的情感世界、人際關係和自我價值,並讓學生學習性別尊重議題。兩日的營隊,皆由受過培訓、超過10位的社工、心理科系學生與學校志工媽媽帶領,也產生「大手攜小手」的跨世代共融效益。

親師共同學習成長的方式,在國內學校的家庭或親職教育活動中,是較少見的。今年二月,「寒假學童情緒魔法營」深受學校師長好評,因此,校長與輔導主任特別力邀任林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王進財,再次為師長上一堂情緒覺察的人生課。這場親師研習的主要目標,是為了促進老師、家長情緒的自我覺察和疏導能力,增進師生和親子關係。

課程結合任林研發的諸多專長,設計了豐富且活潑的內容,例如放鬆身體的暖身活動、朗讀紀伯倫的《論孩子》等。這堂課分為兩個單元,第一單元是「認識我是誰」,在欣賞家庭短片――愛上影劇團的《媽媽心,媽媽樹》後,進行小組提問、察覺圈練習、解釋和意欲的由來、認識情緒與感受、認識行為(性格的形成、一般常發生的思考陷阱、心理防衛機轉等)。第二單元的主題,則是「以行動陪伴自己和陪伴孩子」,透過分組討論與分享,進一步了解陪伴是什麼?如何陪伴有情緒的孩子?如何陪伴自己的情緒?並完成任林研發的察覺圈練習步驟。

董事長王進財設計的親師研習教案、執行過程獲得的熱烈回響,以及結束後的理解與行動承諾,任林教育基金會看見了未來建立新模式的曙光。或許匯集更多與父母教養子女的成功案例,相信會造福廣大偏鄉家庭,實現任林「促進父母成長,一人改變、全家改變」的真善美願景。



成果與效益:

在教育範疇下,任何認知、情意與技能的學習成長,都需要即時、長時間、有系統的介入,並涉及親師生三方共同努力,才能達成。任林教育基金會雖然是學校外部機構,也深刻體認到如何扮演好「專業陪伴者」與「家庭教育的社區工作者」的雙重角色。

除了研發校園「愛的運動」相關教材,任林教育基金會也積極建立各式滿意度評估SOP表單,編製前後測成效問卷、參與式觀察的質性資料(例如影像與文字過程紀錄、學生與家長訪談內容),主要目的,都是為了落實董事長王進財力倡的「循環式品質管理(PDCA)」模式,並產生服務的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甚至轉化到其他層面,像是各校頒給學子的感謝狀、允諾後續長期方案的導入等。基金會深深相信,走在這條未來教育的森林小徑上,會更容易達成「做對的事,把事做對」的理想境界。

「愛的運動123」的校園推廣,期望能分階段、從點線面進行,像是「繪圖比賽」就是一種串成線的做法。2020年四月初,任林在10間國小徵集到325份作品,由各學習中心負責評比出第一名與優勝,以表彰孩子發揮「愛自己,愛家人,愛生命」的精神。從勝出的畫作中,能清楚看見孩子將父母之愛、家庭之愛具象化,因為在多數畫作裡,父母的位置多在孩子兩側,色彩溫潤、飽滿,甚至出現彩虹。在孩子無限的想像力下,他們用畫詮釋出自己和家人愛的日常。

「愛的運動123」的步驟,是行動、檢視與分享。再以彰化兩校的寒暑假情緒營為例,根據49位中、高年級孩子的前後測結果顯示,在快樂、情緒了解、想法表達、表演自信等四個面向的程度均有明顯提升,可見具體實施成效。而「親師情緒覺察研習」的滿意度問卷分析則顯示,多數評定對提升「自我情緒覺察、疏導能力」、「自我、師生、親師、親子等關係」都很有幫助。研習結束後,老師和家長對於可以做什麼、允許什麼、願意做什麼、相信什麼等問題,都表示有被觸動,甚至能產生某種影響力。例如理解「成長背景」對人的深遠影響,學習尊重自己、陪伴自己、陪伴家人、與所有情緒和平共處、允許自己有好或壞的情緒、換個環境轉個心境、找到愛自己的方法、願意多聽聽孩子的想法等。



影響力與擴散性:

「愛的運動」創新方案據點散布北、中、南、東部,至今服務了3373位孩子(不含師長與父母)。若以內政部最新戶量、每戶平均人口2.63人的統計數據粗估,至少影響了近九千個孩子與其親人,此覆蓋率還不包含有祖父母的延伸家庭、有志工媽媽的學校家長會等。

這些介入學校的過程,也結合在地或同性質的政府單位和NGO組織,像是圖書館、弱勢關懷協會、偏鄉與部落課輔班等,採用類似親師生共學的方式,這是過去國內家庭或親職教育中較少嘗試的。對基金會來說,藉由此方案,看見了未來建立整合模式的一些曙光,或許能再匯集更多父母教養子女的成功案例,造福廣大偏鄉家庭,實現任林「促進父母成長,一人改變、全家改變」的真善美願景。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1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