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國立臺東高中社會科團隊

寶桑踏查


「從知本到寶桑……經過大的阿美人的馬蘭坳,我們進入寶桑⋯⋯」這是1887年英國派駐鵝鑾鼻燈塔的海關人員泰勒(George Taylor)所記載的東部探險。彼時清朝的寶桑庄位在卑南溪右岸,由於近海易遭水患,居民逐漸南移,形成今日的台東市街區。

時間快轉到一百多年後,臺東高中的同學們蒐集RoundMe平台上各景點的照片,透過360°VR影像呈現歷史的空間場域。用科技術語形容,這是虛擬野外實察(Virtual Field Trips, VTF)。若以文學語境描繪,則彷彿穿越了時空,與當年探險的泰勒進行對話。這場對話目的是讓學生說出家鄉的故事,故事命名為「寶桑踏查」。

專案具體內容:

一、用VR看家鄉-社會科變立體了

誠然生於斯,長於斯,但學生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理解深淺不一,臺東的發展、族群的互動與變遷亦是教科書課本空白的一塊。究竟要如何引發學生的興趣,擺脫過去翻開課本指向地圖講解的課程,成為老師們的思考重點。

課堂鐘聲響起,老師站在講台上,課本還沒打開,倒先進行「小型影展」。影展內容是針對每個時代的課程播放兩分鐘短片,透過影像呈現,更深入了解不同時代的面貌與發展概況。影片結束後,按慣例QA時間,老師拋出一連串問題詢問台下「觀眾」:

Q1請問除了原住民外,誰最早來臺東?為什麼來?如何來?
Q2請問海上交通會遇到什麼問題?取而代之的是哪一條路線?
Q3請問如果你是模擬城市的市長?你會如何規劃臺東地區?

有些學生開始翻課本,也有些人憑著印象釐清東部交通的時間軸,更多的是交頭接耳互相討論。直到老師終於公佈答案:

A1現在從西部來臺東是透過鐵路和公路,但1637年的荷蘭人卻是搭船從台南繞過恆春抵達臺東,這麼大費周章為的是開採當地的金礦。
A2臺東位處颱風侵襲臺灣的迎風面,沒有山脈阻擋,常因颱風導致船隻無法航行,浸水營古道是過去五百年來,原住民、荷蘭人、漢人和日本人的重要交通管道,不管是交易、探親,甚至是械鬥都必須經過此道。
A3要規劃現在的臺東,必須先思考過去臺東的城市規劃。一直以來,城市以日治時期為基底作為規劃方針。因此你必須去想,當下的地理環境、族群關係和產業發展,空間配置和應用應該怎麼樣才能達到最大效益?也可以反思目前臺東市能夠進行的都市規劃有哪些。

接下來登場的是特製教材。有別於過去編年史形式的歷史教科書,老師將每個單元都做成主題學習單,並結合社會議題帶領學生思考。舉例來說,在地議題像是焚化爐是否啟用?以影片和學習單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找答案,建立觀點與論述。

更重要的是結合新科技,針對臺東高中校園、清朝時代及日治時期的寶桑,製作VR導覽專案。透過360°VR影像拍攝和RoundMe平台的照片,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導覽專案。不只讓學習方式更多元,歷史呈現更全面,亦讓科技打破了自然組和社會組的界線,使學習過程多了一份新鮮趣味,在完成專案時,學生也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二、寶桑踏查-我當說書人

專案特別規劃「上課三部曲」,即室內講解、實地講解和引導反思。這三部曲希望擺脫過去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交流,因此上完課後,會帶學生到實地踏查。實地踏查不是走馬看花,學生必須完成照片及360°VR影像拍攝,回學校後開始製作自己的導覽專案報告。老師則會從中進行引導,讓大家能更完整的製作專案。

此外,利用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讓1905年寶桑地區的地圖(最早精準的地圖)和現在的地圖做疊圖分析,以了解當時聚落分佈。再用Google earth呈現臺東平原及清朝各聚落、官署、軍營等重要設施的分佈和馬蘭社的遷徙,讓學生明白自然環境對聚落發展的影響及族群互動開發的情形。了解過去,就能理解現在,理解現在能幫助思考未來。

有了大概面貌的掌握,接下來就是走出校園,進入社區。戶外教學一向深受學生喜愛,因此透過走入日常的生活社區,發掘在同樣的空間中,不同時間發生的故事和族群間互動。讓學生們紛紛發揮想像力,想像自己穿越到清朝、日治時期甚至更早的時代,在寶桑地區的生活樣態是什麼,吃穿用度有什麼不同。透過深入想像與思考,激發學生對家鄉的好奇和熱愛,並了解現今發展的機會和侷限。

每個段落學習後會讓學生當「說書人」,自己設定故事主題,上網搜集資料,並進行3分鐘的分組簡報。其他小組必須提供反饋,包括說出一個優點、一個問題及改善建議。藉由同儕互動學習,發揮108課綱的共好精神。除了用簡報、線上VR導覽專案說出寶桑故事,亦引導學生以海報、手冊、摺頁、故事地圖(story map)或微電影等多元形式進行。這讓他們能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議題,培養觀察角度和論點,進一步讓專案製作呈現正向循環,亦透過這樣的觀摩學習、反覆實作,逐步提升學習能力。

三、跨出歷史區-穿梭知識圈

寶桑踏查理所當然地劃分到歷史的社會科目,但老師們希望能跨出學科侷限,結合各項科目的知識,讓學習更有感!

公民與道德和歷史課:臺東高中的行政大樓前原來是水池,後來成為蔣公銅像,課堂上能互相討論當時設置的時代背景及其代表的意義。
地理與歷史課:臺東高中的行政大樓圓弧的造型極具特色,建於民國53年12月26日,是目前學校歷史最悠久的建築。值得一提的是,它和陽明山中山樓是同一位建築師所設計,即是有台灣第一位女建築師之稱的修澤蘭女士。究竟這樣的建築有何種地理環境因素影響?是否能申請為歷史建築?都是討論重點。
地理課:臺東過去有「砂城」之稱,春天的東北季風揚起了卑南溪河床乾涸的沙土,風吹砂打在臉上非常痛,吹進室內也會讓傢俱和地板蒙塵。恰好學校行政大樓一樓有兩道窗戶便是因應臺東獨特的地理環境而設計。
公民與道德課和地理課:垃圾掩埋場即將達到飽和,又沒有適合的地點可以掩埋,過去國賠的焚化廠是否重啟?你怎麼看待垃圾掩埋場和焚化廠?

四、用新科技教學-老師先上場

新科技教育工作坊:學校於民國107年至109年參與「前瞻計畫新興科技、均質化及科教館青少年跨域整合人才培育計畫」,因此添購360°VR相機。學校並邀請時任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T-Austin)課程與教學所的教育科技博士候選人許曉平老師辦理「從體驗者到製造者:應用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於地理與21世紀能力教育」,讓老師們能透過此課程了解AR和VR如何應用在教育現場。

AR/VR科技翻轉課堂實作工作坊:學校教師參加由桃園市大有國中許庭毓老師辦理的工作坊,透過研習了解如何使用RoundMe平臺製作線上導覽專案。(請參考臺東高中VR導覽專案)

教師學習社群:學校於民國108年至109年參與均質化計畫,並辦理跨高中職與國中的專業教師學習社群,由臺東均一國際實驗高中(含國中部)、新生國中及本校的老師參與。此外,亦辦理均一國際實驗高中國中部學生進行AR/VR介紹及國立臺東高中VR校園導覽教案示範。

紀錄片拍攝講座:學校於民國110年參加「科教館青少年跨域整合人才培育計畫」,邀請前漢聲雜誌主編瞿海良先生舉辦紀錄片拍攝增能講座,引導社會科老師如何拍攝紀錄片,並帶領學生蒐集資料,以提升學生專案製作的能力。



成果與效益:

一、提升學習動機 互學共好

融入新興科技VR導覽專案製作、戶外教學、課前兩分鐘的短片和科教館的講師分享,讓學生獲取課堂外的知識,包括如何蒐集、整理資料及表達的技巧,成功提升學習興致。每個階段的報告、分享與回饋,都讓學生能以專家角度給同儕建議,增加視野與表達的能力,形成良性循環。

二、提升家鄉認同感 多元呈現故事面貌

回到原點,為什麼要進行「寶桑踏查」?誰是寶桑人?學生們已經能給予各自的答案。

有同學認為寶桑人的定義是:「曾經生活在這裡,經過這裡,在這片土地上的文化有所貢獻的人。」也有人表示「只要熱愛臺東的人都可以視為寶桑人。」踏查真的必要嗎?同學說:「寶桑是臺東從前的名字,我們身為臺東人,應該更了解我們所居住的地方、歷史。」上完這堂課後,對於寶桑的前世今生有更深刻的了解,並表示:「我認識的寶桑就是一個風景好、人情味又濃的地方,有著許多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例如,寶桑豆花料好實在,十分飽足,還有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

除了語言表達和書面簡報,亦學習到VR導覽專案及海報等多元呈現方式,用不同的媒介讀歷史,用各種角度看家鄉。

三、就地取材 活用跨學科知識

環顧四周,校園環境就是最好的教學現場。臺東高中的行政大樓前原來是水池,後來改成蔣公銅像的歷史背景為何?是否將學校行政大樓申請成為歷史建築?學校行政大樓一樓的窗戶設計和地理環境的關係?焚化廠該重啟嗎?種種議題都是跨學科又極為生活化的討論主題,讓知識不再是片段死板的記憶。也讓學生明白各個科目的觀念不是獨立存在、壁壘分明,而是能融會貫通真實地應用在日常生活。



影響力與擴散性:

民國108年10月30日辦理跨高中職與國中的專業教師學習社群,由均一國際實驗高中(含國中部)、新生國中及本校的老師參與,合計10人。

民國108年11月1日於「新興科技第3次課程開發工作坊暨創新教學應用研習」做專案報告,約有50名大學教授、學者專家及各高中教師參與。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1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