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財團法人黑松教育基金會

黑松愛地兒環境提案競賽—地球森呼吸,樹與你愛地球的心


黑松教育基金會自102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推廣「愛地球-環境教育」,希望透過教育的力量,拉近孩子與土地的距離。「愛地兒」除了代表愛地球的孩子之外,也蘊含IDEA「 Independent獨立、Discover探索、Educational教育、Ambitious抱負」意涵,我們希望在這個充滿變化的世代,為孩子建立一個創意發想的基地和影響力平台。透過辦理「黑松愛地兒環境提案競賽」,運用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方法,帶領孩子從「對人的好奇與理解」出發,開啟一段以人為本、以孩童視角解決問題的冒險旅程。

旅程中,不僅能增強孩子對環境的覺察能力,啟動好奇心,更藉由團隊合作,經過一連串的努力與恆毅力,實踐創意點子、上台發表成果提案,發展各種能克服困難的素養能力,完成愛地兒們守護地球的挑戰。


專案具體內容:

一、主題來源:澳洲森林大火,燃起孩子愛護環境的心

打開新聞畫面,一片橘紅色的熊熊火團延燒著陸地,黑煙充滿天空,被一股死亡意象緊緊逼近。這是從2019年底開始延燒到2020年的澳洲森林大火,許多野生動植物因此失去生命及棲息地。遠在台灣的孩子們從一篇篇的震撼報導中,彷彿也聞到了燒焦味,感受到「森林消失」的危機,孩子問:我們可以為地球做什麼呢?

因此我們展開了「黑松愛地兒環境提案競賽-地球森呼吸,樹與你愛地球的心」,讓一群來自桃園的國小學生,在「國際地球日50週年」當天,票選出他們最關心的環境問題,依照各校組成團隊,由教師帶領學生,以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方法,給予孩子們實際對環境伸出援手的機會。

二、教師增能:為老師補充教學能量,增添森林保育的知識

教師之於學生,是最關鍵的引導人物,教師們必須先瞭解森林、愛上森林、享受森林浴,才有帶動學生一起行動的可能性。因此教師培力是這項專案的重點之一,為了提高教師的動能與動機,減少焦慮和障礙,我們開發了嚴謹生動並操作性高的教材,讓教師們有基礎教案可以延伸活用。

除了發展教材之外,以工作坊的形式舉辦教師研習,帶領教師更多理解「設計思考」這套創新教學方法的優點和效果。協助教師們擺脫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不僅翻轉自己的課堂風景,且能增進愛地兒競賽計劃的推動。另外,我們邀請環境專家分享「台灣山林的現況與危機」,有效提升教師的環境知能,讓他們在引導孩子探索森林議題時,有更多的先備知識,作為為環境奮戰的武器。

三、瞭解自然:攜手荒野保護協會,帶領孩子深入森林議題

什麼是森林?學校裡的樹木是森林嗎?森林有什麼功能?森林被大火燒光了怎麼辦?我們要怎麼保護森林?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我們不看孩子年紀小,一樣邀請到重量級的機構、長年深耕台灣環境守護的「荒野保護協會」和我們一起進入校園,第一線回答和推廣相關議題。其中,「下雨的森林」課程,運用了角色扮演等遊戲方式,讓孩子演出小雨滴與大樹,以此理解森林保水功能的形成模式,探索森林不為人知的奧妙,建立愛惜山林的概念。上完課後,孩子曉得了「砍樹只要十幾分鐘,但等待一棵樹長大,需要好幾十年」,更加明白森林危機跟自己的關係。

四、實際行動:不說大話、不花大錢-以實際的設計思考改善環境

人們常說環保事業很花錢,真的如此嗎?好的創意能不能顛覆花錢的宿命呢?長年致力於環保教育的我們,一再的看見孩子擁有不可思議的創意發想力,再難的問題透過稚嫩的眼光和詮釋似乎就會單純許多,為我們再燃希望,也因此這專案特別強調以孩童視角來解決問題。

以美國史丹佛大學研擬的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作為引導孩子的思維模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目的在於讓教師能帶著孩子從資料蒐集、問題建構、腦力激盪、原型製作到最後的分享擴散,一步一步推進,整全化保護森林的創意提案。也因考量台灣在地化的教學條件,我們調整歸納出測試的精神和「愛地兒五步驟」,簡述如下:

測試精神:從自己的校園出發、走入社區,用敏銳的觀察力與同理心,探索各種森林保育議題,找出問題的成因,透過團隊間的腦力激盪,提出可以解決問題的點子,並且將點子以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概念進行測試。

1.探索。
向孩子提出「如何能讓地球不那麼熱?」、「地球暖化對我們造成了什麼不便?」等問題,讓他們先從自身的「想法?聽到?看到?有什麼行動?有什麼痛苦?想獲得什麼?」探索,以同理心地圖的方式寫下學習單。接著將自己整理出來的資料,發展成一條條具體的問題,從學校、社區或家中找出採訪對象,實際進行訪談練習。

2.破解問題。
從孩子拿回來的採訪回應中,整理與討論這些答案有沒有共同點?是否指出了共同的議題或方向?再帶著孩子去定義問題,並且找出競賽中自己最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為什麼?

3.自由發想。
我們讓孩子在便利貼上寫下或畫出想法,鼓勵他們先從生活經驗或知識出發。這部分最重要的是,不要限制孩子的想像空間,就算是天馬行空、瘋狂到不行、延伸別人創意的都接納,來者不拒、不加以批評,因為說不定稍作修正後就會變成很棒的IDEA。如果孩子的想法在討論中堵塞住了,我們也準備「如果我有魔法,我可以…」、「如果我只有十元,我可以…」等問句,以期再次勾起無與倫比的創造力。

經過好玩的腦筋轉轉彎之後,每位孩子會拿到三種顏色的貼紙,分別代表「我覺得很酷的」、「我覺得能力做得到的」、「我覺得對抗地球暖化最有效的」,讓他們貼在之前大家一起寫下的便利貼上,最後藉由貼紙的多寡和顏色區分,試著整理各種想法,歸納成為這次競賽的主題。

4.構想測試。
首先引導孩子使用why、who、what、how、where五條思考路徑,協助釐清測試計劃的目標、假設、步驟、各樣執行細節,以及影響力。實際的測試中,除了叮嚀孩子要以照片或影片的方式記錄過程,我們也給予作業單,讓孩子寫下「請先預想結果、實際執行的紀錄、預想與實際執行後的差異、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差異、測試行動後問題現況有什麼改變」,因為具體的問題有助於孩子聚焦重點,避免產生學習上的發散。

5.分享。
這是最後一個步驟,我們同樣給出五個題目,讓孩子們在針對上述四個步驟中所獲得的成果和學習,進行研究討論並整理感想,最後再加上「未來的期許」,促進他們思考這項測試如何能發揮最大影響力,畢竟,大環境的議題若要獲得顯著改善,需要得到多數人的共識和努力,無法單靠個人達成。



成果與效益:

一、舉辦二場教師增能研習:
邀請台大新創團隊Alpha Team辦理「愛地球也可以玩創意─帶孩子行動設計未來」工作坊、地球公民基金會李根政執行長進行「地球森呼吸─為孩子守護台灣山林」演講,前者使用設計思考,教導如何牽引孩子進入更深思為;後者解說台灣山林和樹木目前正在面臨的種種危機,盼教師將問題意識帶回教室,以積極態度引領學生參與。

二、與眾多小學合作,舉辦12場環境教育課程:
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直接透過遊戲式教學與校園樹木的實地走訪,培養孩子對環境的敏銳度和觀察力,增加孩子的環境知識,成為解決森林危機提案發想的重要元素。

三、碩結11項創意果子,培養295位小小樹木守護者
只要願意給孩子嘗試的機會,正當的引導,便會發現孩子有無限大的創意。此專案共有18位教師帶領295位孩子,共提出了11個有趣的創意提案。參與教師跟我們分享,過程中扎實地讓孩子體驗了設計思考解決問題的流程,也看見他們對於環境觀察力、問題解決力、團隊溝通力和行動實踐力的提升,因而感到喜悅與滿足。

在此將11項創意果子粗分為三類:

(一)、實際行動、戲劇、遊戲類
1.大安國小「簡單森活」:從「樹」的立場出發,清除造成樹木不舒服、不健康的障礙物,如木板座椅、地磚,還給樹木最原始、簡單的生活環境。
2.潛龍國小「寧靜的吶喊」:應用JW生態工法製作友善透水竹管,置入生廚餘讓蚯蚓來幫忙鬆土,打造會呼吸的土地,解決樹根積水問題。
3.觀音國小「搶救大樹SOS」:創作劇本、製作海報及道具,並利用下課、朝會時間,在校園表演行動劇。
4.義興國小「護樹挑戰賽」:針對要宣導的護樹主題創作故事,並配合闖關遊戲設計兩個適合低年級玩的遊戲關卡,建立正確愛樹概念。
5.高原國小「佛豬森林的愛鋁」:從一連串的資料蒐集與討論的過程中,找出可以替代木材的材料「鋁」,並透過行動劇分享給大家,減少木材的使用。
6.龍山國小「拯救校樹大作戰」:透過實際行動拆除校園中束縛小葉欖仁的支架,並設計行動劇及實境遊戲擴散影響力,讓其他年級的學弟妹一起加入愛樹活動。

(二)、再生製造類

1.菓林國小「菓林深植我心」:利用回收物製成童玩「劍玉」,資源回收同時寓教於樂,動手將纏在樹上的黃金葛清除,給樹木充足的陽光生活。
2.忠福國小「生態團隊」:將丟棄的早餐紙杯泡水製成紙漿,重製再生紙,並加入美麗的乾燥花,做成漂亮的杯墊。
3.義興國小「城市森呼吸」:運用廢棄素材,製作成各式各樣的鳥巢箱,放在樹上,吸引鳥類、小昆蟲居住,拉近人們與大自然的距離。
4.社子國小「樹樹聯合國」:利用廢棄光碟片,為大樹製作身分證QR-Code,讓更多人認識樹種,並種植適合的附生植物,幫樹打造宜居的生態圈。

(三)、程式編寫
霄裡國小的「護樹精靈」:學生發現公園裡的大樹樹根有著斑斑痕跡,原來是除草機打傷的。因此透過程式設計,讓機器人模型能夠偵測距離,當除草機逐漸靠近用回收牛奶罐與麻繩圍起的邊界線時,機器人就會發出大象的叫聲,提醒除草人員不要傷害到大樹樹根了。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我們透過Facebook粉絲頁進行線上成果發表會,經由參與的孩子、家長和貴賓的分享,當篇累計超過一千次的觀看次數,以及數篇留言與分享,對孩子們的創造力與實作力給予很高的讚賞。

二、我們也將此競賽的點點滴滴製作成不同主題貼文,分批張貼於Facebook粉絲頁,每一篇都獲得同學、教師和學校的按讚、分享或留言。即使對環境議題有些冷漠的民眾,也因為看到我們的下一代努力守護台灣環境的模樣而動容不已。

三、孩子們的成果發表提案,不僅在最後的競賽活動上獲得熱烈回響,許多評審和專家感動回饋「這個活動不僅是保護幾棵樹,更是在孩子的生命中種下一片森林」、「好奇、冒險、想像和挑戰,是人類希望的種子,長大也要記得喔!」此專案亦獲得桃園市政府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多篇媒體報導,師生們還受到廣播金鐘獎主持人陳明珠的邀請,上電台與全國聽眾分享護樹行動。

四、我們也投注非常大的心血在黑松教育基金會的官網製作和呈現,利用可愛的動畫和吸引人的介面設計,勾起使用者對於環境議題的興趣,進而關注到愛地兒活動,並有意識地引導使用者點閱各組的成果紀錄,提升專案的擴散幅度。

五、桃園市教育局林威志副局長公開表示,愛地兒競賽從104年開始舉辦,是一套引導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跨領域學習的方法,與108課綱核心素養不謀而合,因此教育局將全力支持,鼓勵更多學校參與投入。除了持續辦理競賽之外,也將在110年7月出版《愛地兒教學點子手冊》,主要透過開放式教材及學生工具包,讓大家都能藉著小小點子的運用,為地球創造出大大的改變。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1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