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胡融昀 / 臺南市文元國小教師

土地說書人


「現代的空間愈來越窄,能在時間上往返古今,多一點彈性,還是好的。」~余光中

生活空間越趨單一,知識材料逐漸扁平,縱使虛擬空間大增,卻也削弱了與史地的實際連結。導致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的工具,引起不了更多興趣、不會想要更深理解。即便居住於台灣最知名的古城台南,學生對眼前土地卻一無所知。哀哉,家鄉竟變成了「文化認知上的偏鄉」。

「教材與生活情境結合,恢復學習應有體質」為此專案目標,主題式結合各科領域,鼓勵學生以沉浸式的節奏,進入歷史切點、沉澱思索,寫出專屬於自己的歷史對話。故此,史地不再是陌生的「他者」,而是有情感交會的「我們」,一期期會面、串連出一則則故事,成就了「土地說書人」。


專案具體內容:

一、見土:統合教材,由書本出發

首先,採取教科書裡貼近生活的事件內容,以「年代」為軸心還原當代視角,再連結資源、統合各領域素材。以社會領域中的「日治時期」舉例,我們會擷取各課本提及有關日治時期的歷史、街道建築、繪畫、音樂、文學等範疇,向學生介紹文學作家宮澤賢治、戴望書的作品,視覺藝術領域的畫家陳澄波,聽覺藝術領域的音樂家鄧雨賢等人。

為了更貼近學生在地生活,我會將加入「台南」的歷史視角,帶出臺南文學作家葉石濤、畫家郭柏川、音樂家吳晉淮等人的創作和思想。並在班級中舉辦主題書展,開出書單、繪本,引入更多相關課外讀物,藉由不同書籍作品的文字,協助學生構築更生動的時代氛圍。

二、親土:走讀土地,親臨時代現場

親土階段,孩子會直接走出教室,實際參觀台南日治時期的州廳、一起仰望台南公園老樹、吹吹古今共享文元溪的風、瞧瞧身為台灣第一家百貨的林百貨風采、探探日治時期就存在的花園小學校(公園國小)和寶公學校(立人國小),以及伸手摸摸二戰武器駭人的穿牆彈孔,藉由風土民情、建物自然等大小素材探索歷史,學生因此能近距離的觀察、觸摸、感受並想像特定年代的模樣,建立出自己與土地、時代間的獨特情感。

三、思土:思緒整理,進行歷史思辯

親身走訪歷史、穿梭古今後,重回教室,進入思土階段。藉由提問鷹架引導深入思考,問題設計的概念取自於電動遊戲,自由選角、戰略分析、闖關挑戰、結果承擔,以及獲得獎項,導入符合學生喜好的遊戲模式,讓書寫變成挑戰,挑戰激發樂趣。並將班級分成數個小組,藉由小組討論讓每個孩子都能發表,迸發更多花火思緒。最後回歸以個人為單位的沉澱思考,針對各種借鏡與教訓,反省大時代下人民所承擔的後果,並將這股與自身息息相關的感受,認真的紀錄書寫下來。

我們曾設計一齣台灣一九四五年大轟炸時期,人們必須寫下訣別信的悲壯場景。請學生從音樂家、文學家、藝術家、軍人和小學生等身分中,挑選一個角色,並說明在日本統治下,身為這樣角色的台灣人,你有什麼希望?你願意為台灣這塊土地做出什麼貢獻,為什麼?你要如何與收信的對象道別?以上提供的這些角色並非憑空想像,而是對應到在見土和親土過程中,曾提及的讀物或走訪的人物。

歷史思辨固然重要,如何理解、化繁為簡等基礎功的培力亦不可忽視。在進行思土的課程裡,帶領學生運用之前社會課教授過的文章整理技巧:舉列、分析原因與結果、寫出問題與解答、排時間順序、比較與對照。我教授學生五種拆解分析的圖表:蛛網圖、階層圖、鎖鏈圖、時間線、矩陣圖,讓學生們用這些技巧,整理收斂、積累合併了第一階段的紙本上知識,以及第二階段的走讀學習。

四、愛土:強化統合能力,為土地說書

閱讀、走讀與書寫,全部的訓練統合於最終的項展演活動:土地說書人。為了讓學生累積的「見土、親土、思土」能量得以發揮,最後一步便是「愛土的行動」。我因而籌辦了「臺南計畫--十二歲看臺南」的城市行銷方案,期待以孩童視角詮釋在地故事,再次深化學生與土地的連結。

行銷範圍先由師長劃定,學生自主分組、分配任務、尋找行銷主題、蒐集整理資料,撰寫導覽搞、規劃遊程路線,舉辦活動的當天,學生會實際邀請學弟妹和家長蒞臨現場,聽遊屬於他們的土地故事。



成果與效益:

一、深化教學內容,扎根於生活經歷

知識必須立體化、有進有出才能變成養分,餵養孩子一生的思考。模擬完鄭成功「攻臺行軍」的歷史行動後,學生反饋:「我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鄭家軍會選擇這條攻城路線了!」這一段歷史,瞬間從課本三言兩語的片段知識,搖身變為彷彿親身經歷的體悟。教科書的引入功能,應該是為孩子的學習欲望畫出逗號,而實際走讀的生活教學,便能幫助學生激發出對學問更多的問號,甚至是驚嘆號。

二、跨領域統合學習

分科,是為了學習的方便,而非方便學習。這套跨領域課程專案促進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溝通思考,一起出遊創造同窗美好情誼,也讓學生得以習得符號統合、訊息篩檢的能力,再以系統化思考來整理、解決相關議題,最終以多元性的公開展演,為學習的成果發表,獻上自己對土地的思索。家長反饋:「上完課後,孩子看待事情的角度更多元,視野不再只侷限教科書,會試著用更多層面和角度去看待問題,我想這就是學習最大的收穫和樂趣。」

三、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自學

教育的質地在數位化時代悄悄地發生轉變,當資訊俯首可得時,加強媒體識讀、啟發自學之心的能力,變得更加重要。「每回上完課我總會有意猶未盡之感,讓人還想再聽下去、期待下次上課」、「上課收穫很多,不只充實自我也把許多心裡的謎及疑惑解開。」孩童率真,這些回饋文字如同打開學習探索之門的印證。

我們也發現,學生一甩以往呆滯的眼神,在課堂中踴躍提問,像一位挖寶者般的聚精會神。另一些學生在下課時間,自主使用電腦查詢資料,釐清課堂中發現的問題,並和同學討論,一旦有驚人發現,就會喜出望外的跟同學和我分享。看到他們發光的臉龐,讓我的心也重溫了獲得新知的喜悅。

四、見土、親土、思土、愛土

歷史的存在有其意義,人從來不獨立於世界。從根源出發,橫縱的拉開時空脈絡、探索瞭解,便能產生「定錨」的效果。這是現代疏離世界中的一盞明燈、一條道路,當孩子能夠探究與享受土地與自己的關係,便能加倍感受到來自家土的溫暖、一代傳一代的生命能量,進而開始愛土地、關心住在土地上的人民,正確思考自己存在的定位。

「以前只是來吃冰、打卡,竟然不知這裡這麼有趣,下次我要帶爸媽來,換我說故事給他們聽。」土地的記憶需要傳承,剖析事件的眼光需要多元,處事判斷的高度需要訓練,讓孩子成為「土地說書人」說出自己的故事,是改變的第一步。

五、感動與成就,引發學生間的學習傳承

「土地說書人」的課程從2012年開始,每年都會滾動修正,期許加入更多有趣的學習因子,因而廣受學生們的歡迎。畢業的孩子還會在學弟妹舉辦「土地說書人」的日子,滿心期待回來共襄盛舉,「因為我們很喜歡這堂課,這些難得的回憶,是開啟我們對於台南的認識和喜愛。」

收穫豐富的學長姊們如同老師的小小下線,還會趁著校慶回來跟學弟妹「推銷」這堂課,另一方面,也「囑咐」老師要將這系列課程持續下去,不可以斷掉。我們發現學生從課程中理解到「學習是為了自己、自己擁有學習的能力」,體驗了運用科學能力解決生活問題的成就感,進而更多的認識自己、愛惜家鄉,也發現這門課的寶貴。



影響力與擴散性:

走讀課程對教師來說並不輕鬆,然而行動就像種子,當長出結實累累的花果時,會有更多的老師為此悸動、願意參與。好消息是,越來越多教師看見統合各領域專業知能的重要性,而土地說書人就是「跨領域學習遷移」的成功案例,曾有觀課老師回應:「融昀老師上課時會講述事件的全貌而非片段,結合身邊事物,連我都覺得跟課本的內容好近、很有感覺。」

我們期待教學步調能跟上時代,因此成立「臺南故事趴趴走」的教師專業社群,透過與同事們的交流,不只在教學、想法上有所增益,彼此也提供了更多的切入觀點、互相推薦線上軟體、課外書籍等,齊心完整「土地說書人」的系列課程,鑑此「有機循環」而非制式化的課程成為了特色,吸引更多致力於教學的教師們。

除了線上資源共享之外,2013年迄今,在全國各校的教師研習課程中,分享社會科跨領域教學心得近五十場次。2017年,至澎湖縣社會領域輔導團,分享閱讀、走讀與社會領域結合的教學獲得。2017年至2018年擔任教育部MOOCS計畫人員之一,參與開發課程、影音製作、線上命題等專案,也多應用由實行「土地說書人」專案中所習得的技能和觀察。

近期,更多聚焦在「以實地走讀及問題設計思考的方式」,掀起教師們對歷史現場教學的熱烈討論,接到許多也來自台南的教師,詢問更細節的帶領方式及內容,並且實際進行課程,幫助更多孩子成為有根有愛的「土地說書人」。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1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