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鄧傑銘 / 臺中市立人高中歷史教師

走出教室,迎向新課綱—培養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


在現今社會當中,由於網路資訊發達,造就了一些高中生勇於觀察社會議題,甚至達到社會參與;但卻有更多的高中生,或活在特定領域象牙塔中,或沉迷於網路世界,與現實世界愈脫節。

面對108課綱,現在的高中生接受比我們過去一代更活化的教育。他們不再會是我們以前「只要好好唸書就好」的那個年代。他們比我們這一代還要早面對到:自我的探尋、多媒體報告的製作、分組討論的領導與合作技術、上台演說能力與台風、撰寫專題的能力、簡報製作能力、社會參與和人文關懷等。

因此,任教於台中立人高中的鄧傑銘老師想要乘著新課綱刮起的旋風,先以導師班級為對象,試圖培養高中生對於社會議題的關懷,進而公民行動與實踐。


專案具體內容:

一、如何開始──引發孩子們關心生活周遭議題

我們常常在上課的時候跟學生說,試著找到一個自己願意花出心力關懷的社會議題,可以是同性婚姻、女權議題、原住民保留地、獨居老人與長照等等。但是現在的高中生常常對於外界無感(也可能因為生活經驗貧乏),因此我們可以用「課堂的方式」結合帶領。

我們以鄧傑銘老師的歷史課「歷史學探究」、吳珮君老師的公民課「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做跨領域、融合式的合科課程——以社區內的社會關懷出發,選定「移工在臺灣」作為這學期的主題。

臺灣自1989年起正式引進外籍移工,改善了勞力密集產業的缺工狀況,也改變了臺灣族群的分布狀況。而臺中所擁有的移工數量已經來到10萬多人,為全臺灣第二多,這當中又以我們的社區—大里、太平、霧峰等製造業集中區域為主。因此,我們決定以生活周遭最重要的議題入手。

歷史學科以戰後臺灣經濟發展為時代背景,以人口移動的角度進行外籍移工進入臺灣的剖析,並結合文獻專書的探討。此外,利用探究與實作中的「口述歷史」進行訪談技巧的訓練,及製作訪談問卷、訪談問稿、訪談整理稿的學習。公民學科, 則是以「公民參與」為題,透過不同面向引導學生探究「移工」議題。

二、如何引起動機──與《阿紫》導演、「南方時驗室」的跨界合作

為了讓學生同理外籍移工的遭遇,我們走出教室,邀請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阿紫》的吳郁瑩導演與同學們對談,以「阿紫」這個越南新移民的主角,慢慢地打動同學們的內心。同時,我們也以 Adler & Van Doren 的閱讀法,進行電影的文本分析與圖像化分析。

緊接著,我們與NGO組織「南方時驗室」進行跨界合作,安排了一場移工消費場域的導覽活動,由志工帶領班級分組進行東協廣場的導覽,最後進行與暨南大學東南亞系的呂彥鋒教授的對談。

這個步驟中,我們看到了東協廣場為核心圈,周遭的東南亞文化、東協廣場與周圍軟硬體設備的改善,還有公私部門的宣傳行銷。同學們事後在週記與讀書計畫手冊紛紛提到,「過去總覺得這個地方有點恐怖、詭異、骯髒」、「媽媽都叫我不准靠近東協」、「我的爸爸媽媽都叫我離外勞遠一點」,到現在同學們已經可以擁有同理心,為移工的處境,向父母長輩們辯護。

以引起動機而言,同學們看待外籍移工的視角已經產生了改變,並且也從自己的轉變中發現外籍移工所遭遇到的種種歧視與困境。

三、如何進一步地探究──利用班級讀書會切入移民議題

立人高中每週五早修為晨讀時間,因此配合此課程成立班級讀書會,我們的書單分成三部分—

1.第一部分──「臺灣的新移民」:以四方報的《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為主,講的是臺灣為主體的外籍移工所遭遇到的困境,例如:他們被仲介拐騙、被雇主虐待,甚至只好成為逃匿的非法僱工。

2.第二部分──「世界的新移民」: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阮清越的鉅作《同情者》、《流亡者》,探討越戰後的越南移民,述說他們的國籍認同與家鄉歸屬感。

3.第三部分──「現今世界的脈動」:以杭士基的《誰統治世界?》及《中美貿易戰:一場沒有贏家的對決》二書,從移民議題回歸現實世界的脈動討論。

四、如何進行公民參與──回到課堂,以歷史科、公民科知識作為引導

公民吳珮君老師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帶領同學先充實「公民參與」的基本先備知識——公共政策初探、確認社區裡的公共政策問題等。再透過班級任務分組的模式,選定班級研討之問題、為班級選定研討的問題蒐集相關資訊,並且發展班級資料檔案。

歷史鄧傑銘老師則是以口述歷史技巧為出發,先讓同學們基礎認識何謂口述歷史?口述歷史與新聞採訪之不同?口述歷史的道德與法律遵從?以及口述歷史如何執行、籌備、佈署、進行、結束。完成了上述先備工作以後,先讓同學們以自己作為範例,進行「個人生命史」的撰寫;之後,就以班級任務分組,選定採訪對象並擬定採訪題綱,開始以工廠僱工、家庭幫傭、仲介公司、資方老闆、政府官員等進行訪問工作。

在兩個學科的交互學習下,學生逐漸同理外籍移工的處境,而開始發展出不同層面的議題,例如:外籍移工的娛樂權、外籍移工的仲介剝削問題、外籍移工的語言問題、外籍移工的交通問題等等。於是,開始發展形成了最重要的行動方案,進行公民參與。

五、如何擬定行動方案──以公民行動方案競賽為媒介

課程的最終是實踐,班級任務分組接著走向了兩種層面:「社會參與」與「公民行動」。

「社會參與」的小組實踐方案有:外籍移工的娛樂權、外籍移工的仲介剝削問題、外籍移工的語言問題等等。

「公民行動」的小組則參加了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舉辦的「公民行動方案競賽」。小組成員發現,近幾年移工的交通工具有明顯的轉變,加上近年市政府變更「10公里免費」政策,必須綁定悠遊卡,並只限設籍於臺中市的居民,因此移工轉向電動自行車的情況有明顯增多的趨勢。但或者是因為語言不通、推廣不力,不諳交通法規的移工造成了社區內的抱怨聲浪。小組成員研究以後,發現現行的宣導方式(海報、講座、影片)效果不彰。

因此小組決定採取的行動為:第一,落實宣導,遊說政府機關(監理站),確實提升移工的交通安全素養;第二,加強取締,遊說政府機關(霧峰分局),加強規勸或取締移工交通違規。第三,何欣純立委曾擬具《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訂電動自行車掛牌,因此小組向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提出請願書,請求加速修訂《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建立政府管理電動自行車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基礎。(此小組最終榮獲全國第一名)

六、由課程培養的格局與社會關懷

在此課程專案之下,班級成員努力拓展自己的格局與視野,也嘗試努力進行其他相關社會關懷,例如:班級成員參加臺中市勞工局舉辦的「勞動知識王」比賽,以此關心勞資議題(獲得第二名);班級半數成員參加了台中市勞工局舉辦的「勞動人權紀事短片競賽」,他們把關懷的對象放在學校中默默付出的一群人(團膳阿姨、校車司機、總務處校工等),希望透過影片的呈現,替他們爭取應有的勞工權益(三部影片皆獲佳作);校內英語歌唱比賽,班級決定不以校內傳統的青春性感唱跳為模式,罕見地選擇了香港反送中為議題,以音樂劇模式呈現,成功了引起全校師生的熱烈討論(獲得第一名)。



成果與效益:

一、在具體成果上:
此課程專案下,以「拓展格局」與「社會關懷」的條件下,班級成員各自參賽均有傑出的表現:
1、2020~21年度第十屆全國公民行動方案競賽,「移工電動自行車議題」,全國第一。
2、2020年勞動知識王,「勞動法令與勞資議題」,中市第二名。
3、2020年勞動人權記事短片比賽,「以團膳阿姨、校車司機、總務處校工等議題為主」,中市三項佳作。
4、2020年立人高中第21屆英語歌唱比賽,「香港反送中事件」,全校第一名。

二、在具體效益上:
1、高二13班在傳統保守的私校中展現出開放性、參與性的班風,不但實屬難得,也成功地讓此班模式成為模組,在科內領域中進行討論與模仿。適逢立人高中建校50年,鄧傑銘教師為此班撰寫《走出教室,迎向新課綱》一文,在校內刊物刊登後,也引起校內廣泛的討論。
2、競賽下激起的漣漪:本班在進行公民行動方案競賽時,成功發現國內對外籍移工宣導的問題,尤其是移工母國法令與臺灣現行法令有許多不同,但是國內宣導卻未依據此發展(越南可紅燈右轉、印尼無改裝車法令限制等),此部份班級成員已經撰寫請願書至監理站與交通部公路總局,皆獲得政府正面回應。此外,班級成員也撰寫請願書遞交給立法院,希望可以加速進行電動自行車列管的立法,也獲得立法院的同意,並與交通委員會的何欣純立法委員進行的正面且善意的交流。

三、回歸情意與認知上:
最根本的影響,就是此班級成員都以「擴展格局」與「社會關懷」為己任,連帶家長們都同意以此為班級的主要教育方針與理念。在勞工議題上,家長與同學們過去也對外籍移工充滿偏見,甚至不少家庭原本就是這些工廠老闆或雇主;但隨著課程的進行,同學們對移工意識的轉變,也連帶影響家人對待移工的模式。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校內的分享與影響:
在歷史科、公民科科內均進行了分享與討論,並建立成模組與教案。此外,校內行政也徵詢是否成立為「學術型社團」、「多元選修課程」,以長遠的進行。

二、校外的分享與影響:
(一)公民行動方案的影響力:諸如前述公路總局、監理站的正面回覆外,亦有立法院的請願獲得討論。
(二)校外的分享:
1.公民行動方案小組獲邀至新竹三民國中進行演講與分享,原定於2021年6月6日,但因為疫情爆發而延期。
2.鄧傑銘、吳珮君老師獲邀於2021~2022年度公民行動方案種子教師工作坊擔任講師與帶隊教師,進行模組分享。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1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