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教育部108年至110年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

美感智能閱讀計畫《安妮新聞》


美感本身具有跨領域的特質,閱讀產生的美感教育不僅開拓人們眼界,也帶來內在探索的契機,如同打開一扇窗口,使人與世界連結。美感智能閱讀也奠基於每個人過去不同的經歷,帶出各自獨特的感知,而這就是創造力的啟蒙源頭。

105至108年間,教育部委託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執行「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主要任務為培育種子教師及教材課程的開發,以落實教育現場的美感教育。109年的「美感智能閱讀計畫」中,我們發行國高中小的美感報紙 ---《安妮新聞》,以「對應到知識,也觸碰到議題,更讓人感知到美」為辦報理念,讓更多學生接觸到美感教育。成品不僅提供了孩子沉浸式的美感體驗,同時也成為各科教師授課時的輔助材料及跨領域的教學良伴


專案具體內容:

「視覺」是人們感知美最直接的渠道,我們期待有一份讀物能在視覺上提升學生對「感受力」的敏感度,因此「美感智能閱讀計畫」以「報紙參與教育(Newspaper in Education)」與「社會參與藝術(Art Education for Social Engagement)」為核心理念設計美感報紙,並於109年2月至6月,率先發行五期《安妮新聞》,其內容選材設計與推廣的方式說明如下:

一、內容選材與設計

報紙名稱「安妮」,是童話中代表勇氣與想像力的角色,《安妮新聞》主題內容涵蓋廣泛且多元,包含美感教育、天文物理、自然生物、人文地理、藝術繪畫、設計思維、DIY等,五期主題分別對應「太空探索/生物演化史/地球與居住環境/溝通與傳播/設計與想像力」。

視覺上,以設計精良、印刷質優的插圖、排版吸引學生參與閱讀,每期皆邀請國內外知名插畫家精心製作;選材上,重視日常生活經驗的開發,並規劃專欄以利彼此討論,例如何分辨「假新聞」或讓學生認識自己的房間佈局與色彩。此外,「遊戲性」是不可或缺的重點,我們用心規劃遊戲機制於每期的〈遊戲跨頁〉版面,例如星球對應探測器的連連看、縱貫古今的歷史大富翁、海格爾(Ernst Haechel)的生命之樹等,不僅效果驚豔,更是最受學生歡迎的單元。

有別於傳統的「讀報教育」,美感智能閱讀開啟的是一種全新的未來教育模式,《安妮新聞》即為一份最好的媒介工具,其兼具美感教育與多元知識的特質,適用於各科別的教學範疇,我們也為此發行《使用指南/實踐工作書》,提供教師豐富和彈性的課程資源,期待更多發揮108課綱特色課程的效益,讓學生在多元教學環境下,學習跨領域整合能力及新技能。

在如今被數位內容淹沒的時代,《安妮新聞》不同於稍縱即逝的電子資訊,它給與學生重新回到紙本閱讀獲取訊息的機會,期待達到下述能力之培養:

1.身心素養與自我精進
閱讀本身是培養身心最好的方法,正向且積極的內容尤佳,《安妮新聞》取材兼顧人文與自然,如第二期〈18週的胎兒:誕生前的生命之劇〉以人文關懷的角度闡述生命誕生的奧妙,使學生對於生命有更深層的認識,有助於健全人格之養成。為了讓學生能有更多反省思考,《安妮新聞》撰文時更花心思在埋藏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期盼學生在閱讀之餘能自我精進、成長。

2.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現代溝通方式轉變,需要用多的文字通訊技巧,如何運用符號妥適表達己意,是學生非常重要的課題。《安妮新聞》以符合美感教育的理念出發設計和編輯,報中的排版及符號的使用對於學生皆有示範性作用,尤其每一期的精美封面,都是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的最佳範例。我們也特別於第四期的報刊中,設定「溝通與傳播」主題,以完整涵蓋此範疇之素質培養。

3.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我們期待學生成為更好的人,具備道德品質及公民意識,因此必須先讓學生學會辨別真假,例如第四期安排的專文〈芬蘭如何從小學開始打擊假新聞〉,並在最後用「4W1H」演示邏輯思考、分析資訊,而後〈你看見了什麼?〉則從紀實攝影的經典案例看歷史的不公,以此借鏡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4.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在眾多美感教育計畫當中,我們的計畫不以藝術的角度切入美感,而以設計教育為著眼點,「設計思考」即是我們的核心理念,如何啟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我們所在意的,而這份理念也根植於《安妮新聞》。在教師手冊《使用指南/實踐工作書》中,提供諸多案例與示範,給予教師如何運用ORID提問法引導學生思考,並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更鼓勵教師用新創教育的精神,用創意發展特色課程,取代傳統的講授型教育,以此鼓勵學生多元思考、自由創新。

5.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在推廣看似古老的紙本閱讀之時,我們仍緊跟科技朝列,與之共舞,如第五期「設計與想像力」以「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的科技方式講解現代發明史,讓學生了解並體驗AR,為閱讀增添一抹樂趣;在媒體素養方面,《安妮新聞》奠基於「報紙參與教育」(NIE),並更進一步發展為「美感報紙參與教育」(A New Newspaper in Educaiotn, ANNE),推廣提昇學生媒體素養不遺餘力,第四期的〈芬蘭如何從小學開始打擊假新聞〉,更成為教師講解「媒體識讀」最好的導讀。

6.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在《使用指南/實踐工作書》中,我們提供報紙從無到有的過程,並且示範如何製作一份報紙,而這個過程不是單一個人可以完成,需要籌組一個團隊,據悉教育現場有諸多老師使用此份教案,對於學生在相關素養提升上有直接助益。

二、使用與推廣的方式

此專案運用了四種具體的推動方案,其中一、二項針對教育現場,三、四項則是布局於社會推廣:

1.種子教師培訓方案:
我們招募並培訓國高中小教師以《安妮新聞》辦理特色課程,於各校推廣美感智能閱讀。

2.種子學校試行方案:
這不同於種子教師以「班級」為施作單位,為了擴大美感智能閱讀的影響力,我們嘗試以「年級」為單位推動美感智能閱讀。

3.與文化機構合作辦理親子工作坊:
我們希望將優質的內容帶出教室,在社會更多層面注入美感智能閱讀的新美學概念。

4.鼓勵親子在家閱讀:
《安妮新聞》也找熱切尋找「注重美學、報導內容具有公民意識」的定期出版刊物合作,以冀觸及更多對美感智能閱讀有興趣的民眾,讓他們在日常生活裡有機會取得《安妮新聞》做為親子閱讀的平台。



成果與效益:

一、方案執行內容與成果

1.教育現場:
以<濯亞實驗教育機構>的陳冠甫老師為例,他運用第一期「太空探索」結合自然及美術開發課程,帶領學生從認識太空衣開始,進而理解太空環境的溫度、氣壓、輻射、重力等,以此推導因果關係,訓練學生分類、分析、歸納的能力,最後讓學生回過頭來設計「自己心目中的太空衣」,重新整合自然與美術的跨領域知識,並互相鑑賞、評論作品,無形中也培養學生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等重點核心素養。

2.社會推廣:
以<在科教館遇見安妮親子工作坊>為例。首先,我們邀請臺北市立幸安國小許涵宣老師共同開發課程,內容以《安妮新聞》第二期〈讀一讀,歡迎來到這個美麗的星球〉出發,帶領孩子想像一個美好星球的模樣,而後以藏寶圖、學習單等方式,引導孩子按圖索驥在報紙裡找尋答案,從中學習生物及自然的知識。再結合科教館「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絶妙點子特展」,後透展覽教導仿生概念「現代科技中有諸多發明來自生物的特性,而生物的特性又來自於解決實際問題的需求」。

最後以《安妮新聞》第二期〈推測生物學〉總結孩子於本課的學習成果,讓他們想像在一個無人類生存的星球中,會居住著什麼樣的生物呢?是長得像花的蝙蝠、專吃被吸引而來的昆蟲、還是長出皮膜的猴子、能像飛鼠一樣滑行在樹林裡?孩子的想像必須結合「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絶妙點子特展」的知識,每個創造都需要有原因,每個想法被啟發的同時都需有相應的知識基礎,而在孩子完成後給予互相分享的舞台及機會,完美地展現了美感智能閱讀學習的跨域、深度、創意與樂趣。

二、四項方案的實施效益

1.種子教師培訓方案:我們已於109年8月24日至26日全國舉辦四場教師招募/培訓工作坊,共計205位教師參與。教師背景多元,涵蓋美術、社會、自然、公民、歷史、英文、國文、資訊等,並於109學年第一學期完成課程施作,共得205份特色課程教案,計1,055班施作美感智能閱讀,受教人數達28,562人。

2.種子學校試行方案:109學年第二學期啟動本方案,全國邀請24間學校試行辦理,共得24份特色課程教案,受教人數達5,159人。

3.與文化機構合作辦理親子工作坊:109年9月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合作以《安妮新聞》第二期(生物演化史)結合「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絶妙點子特展」辦理【在科教館遇見安妮親子工作坊】;110年4月與臺北市立美術館以《安妮新聞》第四期(溝通與傳播)結合「第11號衛星—牠它星球展覽」辦理【牠它溝通術:安妮新聞親子工作坊】。

4.鼓勵親子在家閱讀:《安妮新聞》與<編集者新聞社>所發行的《The Affairs 週刊編集》談合作,成為109年2月至6月的訂閱贈閱報。民眾可以透過該管道取得《安妮新聞》,在家中展開充滿驚喜的親子閱讀時光。



影響力與擴散性:

「美感智能閱讀計畫」推動迄今,於教育現場共累積229堂課程施作案例及教案成果,均已陸續上架計畫官方網站(https://www.aade.org.tw),作為「公開教育資源」供所有教師及社會大眾下載、閱覽,而計畫執行期間共計33,581位學生受惠。

在社會推廣的層面,除了於週休假日及兒童節與科教館、北美館合作辦理親子活動,執行當下的人潮眾多難以估計觸擊人數外,《The Affairs 週刊編集》常態訂閱超過萬戶,表示本計畫已展現一定的影響力。此外,由於《安妮新聞》設計精良且具美感教育及跨領域的精神,同時獲2020國際獎項「日本Good Design獎」及國內指標性設計獎「2020金點設計獎」肯定,讓此計畫揚名海外,受到更多人的關注。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1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