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陳書悉 / 新北市江翠國小教師

藝術跨域 創造美力


藝術能妝點生活、柔軟人心,並在無形中提高創意與鑑賞力。若在各科教育中跨域注入一點藝術,教學成果將會大大不同。例如龐貝古城,經歷被埋葬、被挖掘後重見天日等驚心動魄的過程,該如何讓學生理解?面對逐漸自主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帶入跨域的表演藝術,讓學生在鑽研文本後,直接演出過往龐貝情景,激發共感,學生不僅學習到團隊合作,也能凝聚班級向心力。

此外,藉由打開教室,引入專業團體、社會資源、家長職業達人和畢業校友,以及增加戶外教育,打造動態式學習,讓學生能直接走進社會現場,點燃熱情,拓展學習深度與視野。像是透過前往北美館欣賞台北雙年展、到淡水進行古蹟之旅。

藉此,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具備全人素養的未來人才。


專案具體內容:

為了打開C School的風景,陳書悉老師的四大手法包括「表藝戲劇,凝聚動力,深化學習」、「打開教室,跨界支援」、「跨出教室,探索真實」和「藝術陪伴,引入心流」,並以「阿德勒心理學」正向、關愛、鼓勵的精神為帶班心法,期盼培育具有全人素養的未來人才。

一、教育戲劇,跨域探索,跨時空體驗
以戲劇融入國語科教學,進行語文及跨領域的學習,讓學生學起來更有感。

南一版五下的課文有個「文明時光機」單元,要學習中外歷史的故事文本。我們以「過程戲劇」的手法,建構一個透過戲劇探究文本的歷程。應用「過程戲劇」策略,有如進入虛擬實境的「體驗」,讓歷史故事不只是一段段文字和圖片,而是活生生有溫度的情境,在戲劇情境中重現場景,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感受該情境中面對的問題,體會角色的立場和問題的急迫性等。

以南一版五下國語〈被埋葬的城市〉一課為例,課前,會先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幾次,進行文本分析,並從幾個面向來思考:
1.從文本:探索文中要呈現什麼核心價值?
2.從自己:先天馬行空、腦力激盪,把各種關於課程的想像記錄下來。
3.從學生:考慮學生的興趣、能力與需要,發想情境設計。

故事是古龐貝城被火山爆發活埋,而後又被發掘、重見天日的故事。一場突如其來的天災,讓繁榮的古文明城市一夕消失,災害底下,造成眾多家庭與生命的生離死別。

如何帶領學生「同理想像」,成為進行課程的核心。身處生活便利、科技發達的現代,我們仍然不時要面對各種天災,例如地震、疫病、新冠肺炎、風災的威脅,閱讀本課,不僅遙想緬懷古龐貝,也感受到人類在大自然裡的渺小,重新思考「文明」的背後,我們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文本分析後,接下來帶領學生自學,進行課文閱讀及基礎理解,之後請學生依據課文,畫出「龐貝城」的想像圖,並閱讀「龐貝」背景資訊,熟悉當時城市概況與空間分布,為戲劇體驗做準備。再以「過程戲劇」建構一系列戲劇活動,來探究文本的歷程。讓孩子在戲劇中創造更深刻的學習。語文的讀、說、寫、作四面向表達力,也在戲劇情境設計中自然達成。

在綜合活動課中,也應用「戲劇策略」進行主題教學,探討生活中常見的議題,例如:校園霸凌、性別互動、生活情境等,活動中融入了體驗、感受、探究、反思、表達等步驟,讓學生有機會反思過程、練習表達與紀錄分享,深化學習。

1.操作體驗:鼓勵孩子從「做中學」,從操作中體驗、觀察,並常以表演藝術、生活議題融入各領域教學。
2.開啟感受:引導學生運用身體的各種感官,去感受和體會。
3.引導探究:在教學上,秉持「教學是師生互動激盪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原則,教師則努力扮演好一位「引導者」的角色,激發學生探究思考的能力,教學生學習的方法,以解決問題。
4.反思與表達:活動後,我們常使用4F動態引導法(Facts事實、Feeling感受、Finding發現、Future未來)引導學生思考,並連結到自己的經驗與生活實踐。

二、綜合課以「跨域合作,五感體驗,未來公民,美力沉浸」為方向,引領學生做中學
本案綜合課採自編課程,無教科書,草創階段就與同儕教師討論、設計編寫,內容相當豐富,包含生活運用、重要議題、品格教育、校本課程、跨領域課程、主題戶外教育等,大致採主題式教學方式進行,並依班級經營與當時的學習需求,自行研發新課程。透過綜合課體驗活動,開發五感,豐富生活經驗、增進人際關係、培養生活自理能力。活動主軸如下:

1.打開教室,跨界支援:引進家長與各行各業志工,經由不同文化觀點對談,培養跨界視野,透過課堂討論,從做中學,激發深具思辨力的跨域人才。期望戲劇課的教學,能打造學生的軟實力,跨越時空限制,日後能為企業和社會所用。

2.跨出教室,探索社會:在戲劇課程中的跨域創作,學生既是課程藝術家,也是學習設計者,不斷跨自我,跨社群,與人合作,解決問題,甚至透過想像力,跨越時空,把創意從日常生活,變成社會實踐,在獨處與共聚時,經由扮演,發揮改變歷史,翻轉社會的力量。

3.藝術陪伴,引入心流:學生就是我們的顧客,為顧客創造未來競爭力的價值,是每個老師的責任,透過戲劇藝術,找到每個學生的才華與核心競爭力。跳脫教學侷限,保持學習彈性,培養開放性跨域人才,提煉出學生跨時空的智慧創新力

三、表演藝術融入班級經營,凝聚動力,激發共好
擔任多屆高年級導師,陳書悉逐漸將表演藝術融入各領域教學中,成為教學上的一種方法,甚至成為班級經營時的利器。導師班裡,一週有五節國語課、三節綜合課和各一節的健康、閱讀、彈性課程,老師常運用表演藝術,尤其是戲劇策略融入這些教學場域。課程通常是這樣開始的:

1.闢出活動場地
2.圍圈看到你我
3.約定規則指令
4.遊戲開展身心
5.主題動態探究
6.欣賞表演美感
7.引導反思歷程

無論是「表演藝術」或以「表演藝術進行跨領域主題教學」,學生都需要動態互動的經驗與能力。接手一個新班級時,師生們彼此陌生,因此會以創造性戲劇活動,或是家喻戶曉的遊戲,例如木頭人、大風吹、紅綠燈等各種變形玩法,帶領全班進行許多好玩的互動,讓彼此快速熱絡。

除了利用配對分組、小組合作、空間互動、聆聽指令、在動作中反應等活動,讓自己與學生熟悉這種上課模式,也藉此觀察班級或個別學生的狀況。一個好玩的遊戲可以幫助被動的學生放鬆、表現自我,也讓好動的孩子學習專注及與人合作。

藉由好好玩遊戲,可以達到多重目標,在遊戲中關係自然破冰,孩子間陌生的界線被打破,能真正玩在一起,這是最好玩的境界。過程中,老師則會不斷鼓勵孩子勇敢嘗試。當孩子的身體暖起來、笑聲發出來、心裡覺得安全,才有可能進行深一層的學習。因此,藉著好玩的遊戲或任務凝聚班級動力、逐步引發自發性。

四、互利共好的全人教育心法
本案以「阿德勒心理學」正向、關愛、鼓勵的精神為帶班心法,減少形式上的獎懲,激發孩子的各種內在動力,期盼培育具有全人素養的未來公民,其中包括:

1.能力與自信:每個孩子都是一顆星,幫助孩子建立信心,創造舞台與機會,讓孩子的優勢能力發光。
2.幸福歸屬感:創造教室裡的幸福感,營造正向安全學習氛圍,讓孩子有歸屬感。
3.合作與貢獻:肯定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對團體有貢獻,願意與夥伴合作,一同促進班級共好。
4.鼓勵與勇氣:以關愛與鼓勵,激發孩子的勇氣,以面對生活中各種挑戰或挫折。
5.多元與適性:以多元的課程與教學方式,讓每個孩子都能適性發展,盡力成就每一個孩子。
6.品格與態度:「品格」比成績重要,「態度」比能力重要,重視「努力過程」大於結果。從日常生活中,讓孩子習得「同理心」與「負責任」。



成果與效益:

在教學中注入表演藝術等相關活動,可以達到多重效益:

一、激發動力,用心有感
課程充滿樂趣,探究性的任務,讓學生更有感,更用心投入。表演藝術教學強調開放、自發、互動、樂趣、創意、尊重等精神,活動中不時引導學生,調整心態、擺脫一般學科中的競爭評比,以「互助成長」為目標,可以協助建立「團體歸屬感」,讓班級互動更好,自發性更強,學生學習動機也更高。

二、自我覺察,提升同理
表演藝術中戲劇是核心,戲劇像一面鏡子,讓學生照見自己,更認識自己,也在戲劇情境中能設身處地、以別人的立場思考;不只教「知識」、重「認知」,同時更重視「情意」和「技能」,這讓班上不同特質的孩子有機會展現,也更願意投入。此外,學生可在戲劇互動或扮演活動中,學習「換位思考」、培養同理心。

三、凝聚默契,合作共好
學校、班級是個小社會,學生們在遊戲中關係自然破冰,人際界線被打破,真正玩在一起,凝聚了班級默契,激發了互助與合作。合作力,逐漸在生活情境中鍛鍊。

四、營造情境,鍛鍊表達
體驗互動中,營造了豐富的生活情境,而且當孩子的身體暖起來、笑聲發出來,有安全感,口語表達自然流暢。藉由表演藝術,鍛鍊了孩子肢體與聲音表達的能力。面對未來的表達力,就在這樣的虛擬實境中自然培養。帶入表演藝術活動或戲劇,可以感受到教室裡充滿活力,學生開心有動力,文本探索更加鮮活。

孩子們有許多回饋,有人提到,用戲劇的方式學課文相當好玩,「我好像成為課文中說的居民,真的體驗到火山爆發,以及居民很緊張的感覺。」也有人說,因為把真實情境演出來,又是自己的創作,「所以特別有趣、特別好玩!」更有原本不太配合的學生,受到劇情影響,在排練時都相當配合。

五、多元展能,藝起發光
動態的探索或呈現,展現學生在學科之外的學習面向,讓孩子的不同特質得以發光、發亮,孩子會更有信心。跨出學校,到社會各角落去實際探索的課程,也讓孩子提早可以與社會接軌,逐步培力未來跨出社會時的潛力與實力。

六、提升美感素養
透過欣賞引發興趣,在尊重、聆聽與觀察中,提升學生情意與美感素養。

七、主動探索與研究
課堂中戲劇的虛擬情境,建立了一個學習的鷹架,激勵孩子們為故事角色主動出擊,以完成賦予的任務、解決面對的問題。戲劇進行的過程,也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歷程。

儘管新冠疫情拉開師生間的社交距離,但我期許藉由表演藝術的穿針引線,孩子仍然樂於學習、動力滿滿。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身為小學級任導師,每年學生近30位,人數不多,影響的卻是每個孩子一生的生命基底。兩年一屆、三屆六年下來,以表演藝術為橋梁,結合資源,帶動學生學習、感動學生心靈,讓親師生之間緊密連結。我相信,這樣的引導與課程設計,點燃了學習渴望,可以激發孩子多元的能力,厚實全人的素養,培養有能力面對未來挑戰的公民。

二、本案教師樂於分享,連續五年到各縣市擔任「夢的N次方教師共備社群表演藝術組」講師,也常受邀在校內外教師社群分享「戲劇教育」、「班級經營」與「表演藝術教學」的教學經驗和心得,帶領同儕透過體驗、覺察、反思。參與者反應熱絡,不僅為同仁增能,也為提升教育環境品質貢獻一份心力。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21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