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具體內容:
在台灣,講到工匠,大家很容易就想到「黑手」,以建築領域來說,可能是工地裡的模板師傅,可能是鐵工、木工,滿滿的全是刻板印象。但「工匠」其實有更多文化意義,德國社會就相當尊敬工匠,工匠們以自己的職業為榮,會為了精進自身技術不斷學習。有鑑於此,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希望將學生培育成具備文化精神的「工匠青年」,擁有只想呈現好作品的積極性。
為了將學生培養成工匠青年,汗得的學生除了一般的學習,自高二下學期開始,都必須進入文化工地,完成三次課程,每次會在現場施作兩至三週。近兩年來,學生走過的專案包括基隆暖暖、雲林麥寮和澎湖馬公,他們蓋過養雞場與文青咖啡館,也曾為蘭陽博物館打造低碳木建築,課程內容包括跑照、建築法規和社會責任等建築業務。
所謂的「文化工地」,根據汗得定義,文化工地談的「文化」,指的是已經存在,需要打開眼睛、帶著腦袋,用雙手體驗,走入社區理解地域養成的人與建築。學生除了學習建築上的材料、色彩與構法,教學上也是由學生與老師共同創造而成。在執行與操作上,學生和校方、老師,要共同評估在這個工地的學習、創造與支援,做為畢業製作的起手勢。
汗得認為,「文化工地」的環境要比現實中的安全更安全,但這並不是出於「戴安全帽」的工安規定,而是仔細評估在這個工地可以學到什麼、創造什麼、支援什麼等問題後,所做出的結論。汗得的想法是,不管是物理的還是心理的,「文化工地」的文化是已經存在,需要學生打開五感,用雙手真實體驗的。同時,這也是學生與老師、工頭,也就是汗得的校長,在這段時間共同創造的文化。
汗得校長韋仁正提到,這個社會需要能夠自己動手,但也有辦法與人合作,並從中享受樂趣的年輕人,「這樣的工作和生活才能持久,這也是學生進入社會重要的一種基本條件。」
一、打造暖暖六七咖啡館的「拱」
以首個文化工地為例,是距離暖暖車站走路約三分鐘的暖暖六七咖啡館。暖暖六七,是一間坐落於安德宮和車站間的舊石厝,其石造結構已有160餘年的歷史,先前就有過一次改造,而學生們這次的目的,是要改善原有的空間,讓暖暖六七變得更加舒適。
暖暖六七是由兩座老房子改建而成。兩座老房原先有三堵牆,改造時,中間的石牆被敲開,成為一個2.6公尺寬的穿越,兩座房子間成為一個開放空間,而學生們的任務,是要幫這個穿越「打造一道拱門」。
建築意義上的拱,代表的是連接兩端的弧線,作拱,就必須作出一道穩定的弧線。小小弧線裡蘊藏飽滿知識,運算時有數學,實作上有技術。因此在工務所時,學生就要先思考,為了讓這道弧線優雅呈現,該有多彎?工頭會請學生用50個小木塊模擬磚,試著做出最長、最穩固的弧線。
做拱有許多方法,用搭的、用堆的、用砌的都可行。做拱門還用工具、要模具,為了50塊磚,學生們耗費了一個早上做模具,而有學生發展出的施工法,是放倒著做了後,再扶起來,老實說,這方法做模型可以,但實務上幾乎不可能。
二、一步步克服數學、技術問題
除了數學的道理外,材料上也會遇到挑戰。同學用木塊模擬,但是實際運作上,磚石未必能成。因為磚石的密度是木頭的三倍,一塊磚有1000立方公分、2.5公斤重,當用磚砌拱時,手持磚的重量,要如何砌出符合曲率的角度?這不是鋪瓦時拉的直線水線,砌拱的水線要怎麼拉?這時候,水平尺沒有角色可以扮演。
從理論與小實作開始,知道問題、了解困難,接著進入文化工地現場,就是材料與實踐的真正挑戰。
學生得從綁在電腦前「以為有進度」的假象中脫身,實際以行動回答「如何在兩堵牆之間,用砌磚完成三心弧」的數學問題。當學生離開電腦前,用雙手真正在地上排起磚,認清工作之際,手作、勞動才代表真正的開始。他們用鉛錘線拉垂直,用細水管拉水平,以一條條標準線作為參考點,準確工作。
藉由以砂漿當填充料在模具上砌拱,他們清楚明白如何在弧線磚石填充的縫隙中,看出優雅與發出讚嘆。就算在動手前,學生喜歡厚厚填充料的另一種粗獷風格,但在實作之後,他們也會知道要尊敬什麼樣的技術與美學。
除了剛開始,工頭幫忙砌在短石牆上的幾塊磚做為基礎,之後的400多塊磚、兩層的結構,全是砌磚組學生用自己的力量與專注來完成。可貴的是,當製具移除時,沒有人因為擔心坍塌而走避,反而充滿信心與期待,原因正是因為努力。
三、努力就有收穫,流汗必有所得
問最終「拱」是否成功完成?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成果似乎不是最重要的事。汗得之所以取名為汗得,意思是「努力就有收穫,流汗必有所得。」這句話不是必然,卻在此時此刻發生。對每一位學生來說,汗得更看重的,是創造這樣的機會,打造這樣的場所,讓學生能在實際手作、學習的過程中,回答生命的叩問。
成果與效益:
跟許多強調創意的實驗教育不同,汗得相當注重專心、紀錄、沉穩等品格教育。例如自學生入學第一天起,汗得就將「紀律」植入學生的DNA裡,如同談建築是「先功能,後形式」,汗得的教育是「先紀律,後創意」。舉例來說,汗得認為,學生上午八、九點來上課,而且還沒吃早餐,其實做不到什麼事就中午了,而汗得針對紀律的第一個規定是七點上課,而且必須是吃飽早餐來的。在長期被要求下,各項品德、特性,已經潛移默化進學生的性格裡。
而學生投入暖暖六七的文化工地任務時,這些專心、沉穩的特質,也一一顯現。像是隨著拱門的雛型慢慢現身,同學們仍心無旁鶩、專心一致地持續清潔磚面。他們帶著護目鏡,乾掉的砂漿從垂直面落下,直接掉在頭上、臉上、眼睛上、嘴巴上,但卻沒有人退縮,沒有人抱怨,反而盡情且專心地享受在自己的成就裡。
此外,自從專案啟動以來,學生們陸續完成基隆暖暖、澎湖馬公和雲林麥寮等文化工地任務。經過一次次洗禮,在老師的照看、學生的協力合作下,學生們也培養出多元思考和解決問題和自主完成事情的能力。從確認工作流程、工序是否完備,到認知現實條件與進度規劃的配合,先後順序調配等,學生都能自行決定做到什麼程度。
團隊合作、協力幫忙也是在文化工地任務中,學習到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學生深深知道,從製具開始到製具結束,自己的努力、同伴的幫忙、同學的關心、知識的學習和力量的實踐,所有的一切都並非一個人能完成。
完美的拱,隨時可以有新定義,但一起努力完成的事,會長存在學生的身心靈,成為一輩子的養分。文化工地要成就的,不是完美磚工,而是與他人相互事奉,一起互助的延長線。
影響力與擴散性:
目前,汗得已經與荒野保護協會、北科大建築系的甘比亞學生、澎湖青年等不同單位合作,並前往南投潭南與921災區、白俄與車諾比核災、印尼亞齊與南海海嘯災區、高雄那瑪夏協力造屋。
同樣的概念也應用在建築營、汗得協力造屋的十三堂課等開放課程,提供更多有志之士和青年學子學習機會。
此外,汗得的首屆學生已經升上高三,家長們準備成立營造公司。
相關連結:
教學生蓋房子 用手和世界連結 引入德國工匠精神的實驗高中「汗得」,挑戰台灣教育瓶頸 自己動手蓋綠建築!台灣夫婦創建築實驗教育機構,帶領孩子造起一個永續世界